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评估干预前后语音治疗的腭裂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 2、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语音治疗的腭裂术后患儿及其父母,随机分为实验组(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父母语音治疗相关的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患儿父母除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外,在腭裂患儿语音治疗前、第4周和第8周语音治疗后,还给予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干预。研究工具为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健康信念量表、汉语语音清晰度字表、家庭语音训练情况调查表。两组研究对象均于语音治疗前收集一般资料、语音治疗健康信念量表、汉语语音清晰度字表;在语音治疗第5周和10周后,再次测量腭裂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腭裂患儿进行家庭语音训练情况。采用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语音治疗前,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及其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比较语音治疗前,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父母的总体健康信念水平和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语音治疗第5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家庭语音训练情况及其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比较 1、语音治疗第5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语音治疗第5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总分、个人健康信念、感到有实施力、感到有控制力、感到有威胁四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实验组(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父母在感觉有资源利用的认知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语音治疗第5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在语音治疗频次、语音治疗时间、父母对语音纠正情况这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时父母是否陪同及患儿父母对患儿语音清晰度的改善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语音治疗第10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家庭语音训练情况及其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比较 1、语音治疗第10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实验组(干预组)腭裂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2、语音治疗第10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总分、个人健康信念、感到有实施力、感到有控制力、感到有威胁四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在实验组(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腭裂术后患儿父母在感觉有资源利用的认知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语音治疗第10周,两组腭裂术后患儿在语音治疗频次、训练时父母是否陪同、父母对语音纠正情况这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音治疗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音治疗的患儿父母均认为患儿语音清晰度有所改善。 结论: 1、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腭裂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腭裂患儿父母的健康信念水平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2、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水平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3、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以间接提高语音治疗的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