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对颈阔肌皮瓣修复食管后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肌皮瓣在食管外科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中以胸大肌皮瓣、背阔肌皮瓣和颈阔肌皮瓣较多,但胸大肌皮瓣和背阔肌皮瓣由于组织臃肿和毛发生长,修复或重建食管后易发生肌皮瓣坏死和吻合口瘘,而颈阔肌皮瓣肌质菲薄,血供丰富,带蒂移植组织不臃肿,成功率高,用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及颈部食管狭窄及缺损的修复,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下咽、颌面以及食管外科中已得到较多应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若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或重建,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复发、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因此术后常常需要配合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放射治疗对肌皮瓣的影响研究较少,王中和在术后放射治疗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的影响研究后认为,头颈部肿瘤在切除后应用于修复重建的皮瓣有良好的放射耐受性,但目前对颈阔肌皮瓣重建食管后的放射耐受性研究尚未见报告。本研究采用家犬行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缺损,观察放射治疗对颈阔肌皮瓣修复食管后的影响,以明确颈阔肌皮瓣重建食管术后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健康成年家犬12只,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纵行切除颈段食管左侧壁制作成约3×4cm的食管缺损,于切口后侧设计切取稍大于食管缺损的颈阔肌皮瓣内翻修复食管缺损。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预防放射剂量组(Ⅱ组)以及根治性放射剂量组(Ⅲ组)三组,放射治疗两组均于术后正常饲养第4周末接受放射治疗,采用8MV直线加速器,行400cGy分割剂量治疗,隔日一次。放射参数为:放射野X×Y=6×7cm,靶皮距100cm,穿透深度为全穿透,剂量率200cGy/min。预防照射剂量组放射总量为4800cGy,根治剂量组放射总量6400cGy。放射治疗前后观察犬体重、饮食情况、食管镜观察后对肌皮瓣及黏膜早期放射反应分别分级,放射治疗前后行稀钡X线摄片了解吻合口通畅情况,放射治疗完毕继续饲养12周,观察颈部皮肤伤口的愈合和毛发生长情况,活杀观察比较肌皮瓣愈合情况及病理学变化,参照中心静脉压测定方法测定肌皮瓣处食管腔内压力(cmH_O)、食管周径(cm)与食管扩张容积的关系;测定食管顺应性、食管狭窄指数:采用RG1-5A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测定肌皮瓣段食管组织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生物力学指标,化学比色法测定肌皮瓣中羟脯氨酸含量,作HE和Vans Gieons胶原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肌皮瓣结构及胶原排列变化,飞利普TECNI-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肌皮瓣吻合部的角化情况、细胞核及内质网与线粒体等细胞器改变。结果:1、实验犬在放射治疗第1天无明显异常,第2天精神差,食欲不振,吞咽缓慢,摄食降低1~2级,第3天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直至实验结束时摄食及体重无明显下降。2、放射治疗早期食管粘膜与肌皮瓣表面皮肤均出现轻度红肿、充血,皮肤轻度脱屑,吻合口周围食管粘膜充血水肿明显,无肌皮瓣坏死、穿孔,肌皮瓣明显较周围食管黏膜放射反应出现晚、程度轻,放射治疗结束后可恢复;皮瓣有毛发生长。3、放射治疗前后食管灌钡摄片均提示肌皮瓣段食管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畅,食管壁稍僵硬,蠕动降低及扩张受限。4、在零压力条件下充水可见修复的肌皮瓣局部呈轻度囊状扩张,放射治疗两组的肌皮瓣扩张程度与未放射治疗组相似。5、活杀后见颈阔肌皮瓣食管吻合口完全愈合,但仍然可见明确的分界线。6、放射治疗两组与对照组比较,肌皮瓣段食管顺应性、食管周径及食管腔压力无统计学差别;肌皮瓣羟脯氨酸含量、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断裂强度等生物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7、光镜下见放射治疗两组与对照组肌皮瓣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别,吻合口两侧无明显炎性细胞,移植肌皮瓣皮肤结构无显著改变,仍然保持角化,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棘细胞、基底细胞形态均无特殊改变,皮肤附属结构、毛囊分布未发生显著变化。肌皮瓣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放射两组犬颈阔肌皮瓣胶原分布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排列均较整齐,但较皮肤胶原少而粗大。8、电子显微镜下肌皮瓣组织均可见大量张力微丝和黑素小体。表皮层仍保持角化,细胞间连接紧密,仍然可见连接复合体,放射治疗两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修复食管的颈阔肌皮瓣放疗后较邻近食管组织以及体表放射区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低,出现较晚、程度较轻,放射治疗结束后可完全消退,有较好的放射耐受性;2、放射治疗后颈阔肌皮瓣仍保持角化及毛发生长,肌皮瓣无明显孪缩及扩张,亦无溃疡、坏死及穿孔;3、放射治疗后肌皮瓣段食管顺应性、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羟脯氨基酸水平均未受到放射治疗的明显影响;4、放射治疗后颈阔肌皮瓣的组织学结构与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上述说明,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后能耐受预防剂量和根治剂量的放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肠道损伤以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150例。分为2个组,治疗组100例,按照不同的给药剂量分为高
前言: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经典术式,常规的前路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有时创伤严重,暴力作用大,臂丛被拉至锁骨后,常规前路无法分离得到肩胛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术前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并评价急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例颅内动脉瘤急诊栓塞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
本文选取广泛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野外植株及无菌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见重金属Ni2+胁迫下,菹草无菌苗抗氧化系统、脯氨酸代谢,以及Ni2+在野外菹草叶片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2(Syndecan-2简称SDC-2)因子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可能作用,为利用SDC-2及其相关因子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正确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所收
骨间背神经卡压是临床常见病,关于骨间背神经卡压的解剖研究很多,但是关于旋后肌变异相关的骨间背神经卡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探讨骨间背神经卡压与旋后肌及其自身解剖
目的观察嗅粘膜固有层(OLP)移植和体外低能激光照射(LPLI)对成年SD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学和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及二者有无协同作用。方法32只成年SD大鼠,按2×2析因
实验目的:研究脱细胞骨基质(acellular bone matrix ABM)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探讨富血小板血浆促进成骨的作用效果及机制。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胫骨端皮质骨嵌压钉的生物力学。方法:新鲜冷冻膝关节标本21具(尸体膝关节不区分男女、左右),室温下(28℃)复温24小时,对复温后的
目的为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半脱位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臀部标本上对髋臼上方髂骨体的血供及手术截骨线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