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内部空间与地块边界线的关系研究——以南京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的形态不仅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微气候的发生与调节。研究城市空间的形成机制将能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城市中建筑的形态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南京大学张丽娜博士对新街口地块特征的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南京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与地块边界线的关系。  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旧区内沿城市主干道分布的包含商业地块较多的35个街区为数据基础,统计和分析地块的交接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地块组合内的空间形态与地块边界线的关系,及空间形态与地块指标的关系。绪论部分首先叙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所有商业地块及与其相邻的地块的组合,明确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其中第二章第一部分是对城市形态学和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对与商业建筑设计有关的法规和规范的综述,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主体。第三章在分析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找到研究切入点,分析街区内部的空间构成,选取研究样本,并对地块的交接方式进行分类并统计。第四章首先明确本文研究的空间为商业地块内与地块交界线相邻的空间,并通过分析不同交接类型地块的空间形状、尺寸和性质,分析出街区内部空间形态的构成,然后统计分析不同位置的开敞空间的形成原因,以及空间尺寸与地块指标的关系。第五章选取河西的商业地块,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南京新区的适应性,证实本文结论的普适性。第六章总结研究结论,分析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现代园林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的现代运动大潮中,伴随着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产生的。作品形式有别于各种类型的传统园林形式,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虽然现代主义在整个现代园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我国的旅游业,旅游的人数和旅游的收入都在不断的快速增长。1978年,来华入境旅游人数只有18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国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经历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更新就成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突破某些发展瓶颈,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
今天城市设计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展,城市的属性也在不断地被激发、被定义。新的设计要素也在不断产生,如何阅读、记述、书写这些新的设计要素不仅仅是术语学上的问题。更是设计操
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很关注轨道的建设和投资,而对相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和开发却未给予足够重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将轨道发展和城市开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区域性竞争,我国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为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近几年来,我国东部
本文是在广州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建设期、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广州边缘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的基础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调研相结合的的方法初步提出位于城市边
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建筑对环境的调控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雷纳·班纳姆认为,回顾人类建筑史,有3种常用的环境调控模式:“保温型"(conservative),“选择型"(selective)和“再生
檐廊空间是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空间形式,以其独特的空间特质,在建筑群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也作为建筑组群中重要的半室外活动空间以及室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不仅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政治革命,建筑界也出现了“革命性”的思潮。在这批建筑师中,最具创意且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蒂安-路易·部雷(Etienne-Louis Boul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