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小说写作的个人化与公共化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公共化写作为背景,考察新生代小说写作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面对公共化写作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公共化的政治写作与商业化写作,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并对其进行反思,发现新生代小说写作可能的提升空间。 新生代小说写作对公共化的政治写作采取主动反抗的姿态,坚持个人化写作,坚持个人的价值立场,以身体作为身份标签凸显个人经验,消解宏大叙事,对公共话语进行非顺从性表达,但其对社会、历史内涵的有意回避,导致作品思想深度与历史内涵的缺失,甚至因为缺少某种信念而滑入虚无的深渊。在背向公共化政治写作的过程中,却与市场合流,对商业化写作的顺应姿态导致其个人立场的丧失与价值准则的放弃,无论是对个人欲望的极端性书写,对商业利润的追求,失去了批判意识,呈现出媚俗的姿态。 新生代作家反抗公共化的写作,并不妨碍其对公共性的价值原则的书写,重新树立人文精神,拥抱终极关怀、人生意义、理想信念,并坚持批判的精神,使个人经验的书写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包含着宏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厚的历史内涵,真正成为具有超越性的自由写作。
其他文献
女性文学是从性别角度对文学做出的形态区分,其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它与男性文本不同的异质特征,这一特征的核心内容就是女性久遭压抑的欲望经验。长期以来,女性作为一个边缘弱势
医学指导/沈阳慈铭体检中心孙继海院长  据WHO的统计调查,在现代人群中,仅5%的人处于完全健康状态,20%的人真正处于病态,而75%都是“亚健康”。但通过现代医学体检手段,亚健康人群是难以“现形”的。  《黄帝内经》中提出一个很先进的健康理念:“圣人治未病”。“未病”不是无病,而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进,中医未病诊断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实践体系。近年来,中医体检在各大医疗机构和体
基督教伦理与儒教伦理有共同之处,但是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创造出的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曾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基督教福音也是对人类世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后、嫔妃们看病,常常悬丝诊脉。悬丝诊脉也是对太医水平的一种考验。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给长孙皇后悬丝诊脉时,太监们有意测试药王的诊技,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药王一一识破,最后太监才把丝线拴在娘娘的手腕上。孙思邈通过悬丝诊脉,诊得娘娘是滞产,开了一剂活血理气药,娘娘服后顺利分娩。为了表彰孙思邈高超的医术,唐王赐给药王“冲天冠”1顶、“赤黄袍”1件、金牌1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