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内漏中的价值探讨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内漏检测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随访患者同时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内漏的检测。材料与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共34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的随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范围38岁-81岁,平均年龄55.91±11.80岁,其中男性25例(73.5%),女性9例(26.5%)。所有患者在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平均时间29±6天)同时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CT图像及超声检查图像各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组成阅片小组进行评估,评估前互不知道另一种检查方法的结果。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作为术后内漏检测的金标准,获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内漏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数据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指数进一步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内漏的一致性。结果:多层螺旋CT检测出11例内漏,内漏发生率32.4%,其中I型内漏10例(29.4%),III型内漏1例(2.9%),无II型内漏。10例I型内漏中,5例出现在支架近端(Ia型),3例出现在支架远端(Ib型),2例在支架近、远端均可见(Ia、I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8例内漏,均为I型,其中5例内漏位于支架近端(Ia型),2例位于支架远端(Ib型),1例于支架近、远端均可查及(Ia、Ib型);8例内漏中,6例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一致,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阳性而多层螺旋CT为阴性。MS-CTA检出1例III型内漏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阴性。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漏检测的真阳性率54.5%(6/11),假阳性率8.7%(2/23),假阴性率为45.4%(5/11),敏感性54.5%(6/11),特异性91.3(21/23),准确性79.4%(27/3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8)和80.8%(21/26)。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中等(k=0.494)。34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随访患者植入支架均未发生断裂、解体、移位及变形,所有患者假腔内均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支架覆盖区真腔血流均通畅,34例患者支架内膜下均未见附壁血栓形成。因6例外院治疗患者术前影像资料缺乏,余28例术前影像资料完善患者,术后多层螺旋CT图像显示其夹层动脉瘤瘤体均未见继续扩大,真腔压迫减轻,形态得以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都能对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内漏进行随访。考虑到放射累积剂量及花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内漏进行初步筛查,但其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较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仍作为内漏随访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第二部分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参数预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1月I型内漏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影像特征参数,探讨不同特征参数对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I型内漏有无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共26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行多层螺旋CT随访患者,对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影像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年龄范围40-81岁,平均年龄58.88±11.28岁,其中男性18例(69.23%),女性8例(30.77%)。术前首次行胸腹部MS-CTA检查的时间距离手术1-22天。所有患者术后1月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检出有、无内漏,将患者分为内漏组(LG:术后1月MS-CTA检查发现内漏;n=10例)和无内漏组(NLG:术后1月MS-CTA检查未发现内漏;n=16例)。术前MS-CTA影像特征参数包括:初始破口宽度,近端破口层面、瘤体最大横径层面、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层面、气管隆突分叉层面、膈肌层面、膈肌至腹腔干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腹腔干至肾动脉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肾动脉至髂血管分叉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的真腔直径、假腔直径、主动脉直径及各层面真腔比(T/A:该层面真腔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假腔比(F/A:该层面假腔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真假腔比值(T/F:该层面真腔直径与假腔直径的比值),主动脉壁钙化,假腔血栓,支架近端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支架远端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腹腔干至肾动脉区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情况。所有患者术前MS-CTA图像及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随访的MS-CTA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组成阅片小组分析影像特征及测量有关数据,且分析术前MS-CTA图像时并不知晓术后1月MS-CTA随访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受试工作者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确定术前MS-CTA特征性参数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6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EVGE术后1月行MS-CTA检查,检出无内漏患者16例,内漏患者10例,所有内漏均为I型,5例出现在支架近端(Ia型),3例出现在支架远端(Ib型),2例在支架近、远端均可见(Ia、Ib型),无II型内漏。术前MS-CTA特征性参数评估中:腹腔干至肾动脉瘤体区最大横径平面真假腔比值(T/F)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内漏组:1.11±0.50cm;无内漏组:0.67±0.41;p=0.04;ROC曲线下面积=0.77,最佳临界点cutoff值为0.68,敏感性75%,特异性83.3%)。内漏组和无内漏组在近端破口层面、瘤体最大横径层面、气管隆突分叉层面、膈肌层面、膈肌至腹腔干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肾动脉至髂血管分叉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的真腔直径、假腔直径、主动脉直径及上述各层面真腔比(T/A)、假腔比(F/A)、真假腔比值(T/F)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层面主动脉直径无统计学差异;在腹腔干至肾动脉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真腔直径、假腔直径、主动脉直径、真腔比(T/A)、假腔比(F/A)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初始破口宽度,主动脉壁钙化,假腔血栓,支架近端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支架远端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腹腔干至肾动脉区主动脉壁钙化及该区假腔血栓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图像上腹腔干至肾动脉区瘤体最大横径层面真腔与假腔的比值(T/F)可预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后1月I型内漏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钙离子(Ca2+)在Ca2+-PKC信号传导通路及与线粒体损伤的凋亡途径的相关作用机制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事实上,这种交际行为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而翻译的本质也是语言的一种转换.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之一,承载着文化特
目的本研究通过SD大鼠孕前、孕期亚急性暴露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标准样品SRM1649a形成胎鼠PM宫内暴露,从不同层面观察胎鼠心脏组织结构,研究PM对胎鼠心脏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UcnⅠ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心功能及线粒体心磷脂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UcnⅠ后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建立大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的融合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是国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企业发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来评价3D-CE-MRA在诊断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149例行3D-CE-MRA提示颅颈部动脉硬化患者随后均行DSA检查。采用M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