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ocortinⅠ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心功能及线粒体心磷脂含量的影响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UcnⅠ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心功能及线粒体心磷脂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UcnⅠ后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Ⅰ后处理组(UcnⅠ组)、5-羟葵酸拮抗UrocortinⅠ组(5-HD+UcnⅠ组),每组18只。Nor组:Kerbs-Henseleit(K-H)液平衡20min后持续灌注135min。I/R组:平衡20min后灌注4℃停跳液,于32℃下全心缺血40min,再续灌95min。UcnⅠ组:缺血后复灌K-H液5min及含UcnⅠ的K-H液30min后,再续灌K-H液60min。5-HD+UcnⅠ组:UcnⅠ后处理前先给予含5-HD的K-H液5min,其余处理同UcnⅠ组。各组分别于平衡末(T1)、缺血前(T2)及再灌末(T3)测定如下心功能指标:(1)心率(heart rate,HR)、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ment pressure,LVD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DEP)、压力瞬时最大变化率(+dp/dtmax)及冠状动脉流量(Coronary flow,CF);(2)取心肌组织分离并提取线粒体磷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线粒体心磷脂含量。结果:1、心功能各指标变化:各组组间及组内平衡末与缺血前HR、LVDP、LVDEP、+dp/dtmax、C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再灌末心功能各指标均不及T1与T2时点(P<0.05或P<0.01);组间比较再灌末UcnⅠ组HR、LVDP、LVEDP、CF、dp/dtmax优于5-HD+UcnⅠ组及I/R组(P<0.05或P<0.01)但不及Nor组(P<0.05),而5-HD+UcnⅠ组心功能各指标优于I/R组(P<0.05)。2、线粒体心磷脂含量变化:各组组间及组内平衡末与缺血前线粒体心磷脂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内再灌末线粒体心磷脂含量低于平衡末与缺血前(P<0.01);组间比较再灌末UcnⅠ组心肌线粒体心磷脂含量高于5-HD+UcnⅠ组及I/R组(P<0.05或P<0.01),但低于Nor组(P<0.01),而5-HD+UcnⅠ组线粒体心磷脂含量高于I/R组(P<0.01)。结论:1、UcnⅠ后处理能增强缺血心肌收缩力,降低舒张末压,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受损心脏功能。2、UcnⅠ后处理改善受损心脏功能可能与保存了线粒体心磷脂含量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开放mito-KATP通道实现的。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探讨提升高职自主招生效果的有效方法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改进方法.本文对400名高职自招生和普招生发放在线问卷,调查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和学习成绩,分析自招生的生源
目的:探讨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钙离子(Ca2+)在Ca2+-PKC信号传导通路及与线粒体损伤的凋亡途径的相关作用机制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事实上,这种交际行为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而翻译的本质也是语言的一种转换.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之一,承载着文化特
目的本研究通过SD大鼠孕前、孕期亚急性暴露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标准样品SRM1649a形成胎鼠PM宫内暴露,从不同层面观察胎鼠心脏组织结构,研究PM对胎鼠心脏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