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关于SNARC效应的研究中,两位阿拉伯数字和数字词SNARC效应的产生条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为了探究这两个问题,我们采用经典SNARC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了三项研究。第一项研究主要考察,当对两位阿拉伯数字进行整体知觉时,是否会对其SNARC效应产生影响。包括两个实验:在奇偶判断任务和大小判断任务下,让被试对两位阿拉伯数字整体进行知觉和判断,观察其是否能够产生SNARC效应,并比较在这两种实验任务下SNARC效应的强度。第二项研究主要考察,一位阿拉伯数字的呈现位置是否会对其SNARC效应产生影响。包括六个实验:在大小判断任务和奇偶判断任务下,当注视点呈现在屏幕中央,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在距离注视点较近的两侧时,观察是否能够产生SNARC效应;在大小判断任务和奇偶判断任务下,当注视点和一位阿拉伯数字的呈现位置相同,都处于屏幕左侧,并且该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时,观察是否能够产生SNARC效应;在大小判断任务和奇偶判断任务下,将较小的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在注视点左侧,较大的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在注视点右侧时,观察是否能够产生SNARC效应。第三项研究主要考察,言语信息被激活后的中文数字以及汉语词对的SNARC效应。包括五个实验:在大小判断任务、奇偶判断任务以及读音判断任务下,以包含中文数字的汉语词(例如,“二胡”)作为实验刺激,让被试对其中的中文数字做左右手的按键判断反应,观察能否产生SNARC效应;以视觉和听觉两种方式呈现六组汉语词对“大数”-“小数”、“多”-“少”、“前”-“后”、“奇数”-“偶数”、“有”-“无”、“黑”-“白”,让被试用左右手按键对每组词对中的词进行判断反应,观察能否产生SNARC效应。
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在奇偶判断任务之下,如果让被试对两位阿拉伯数字整体进行知觉,能够产生SNARC效应。并且,奇偶判断任务下SNARC效应的强度要小于大小判断任务下SNARC效应的强度。这说明,在奇偶判断任务下,是否对两位阿拉伯数字整体进行知觉,可能是其能否产生SNARC效应的关键。(2)在大小判断任务和奇偶判断任务下,当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的位置稍微偏离注视点时,SNARC效应会消失;只要一位阿拉伯数字与注视点始终呈现在屏幕的同一位置上,那么,即使该位置不在屏幕中央,也会产生SNARC效应;当较小的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在注视点左侧,较大的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在注视点右侧时,可以产生SNARC效应,并且与数字同注视点呈现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效应的强度增大了。这说明,数字呈现的位置会对其SNARC效应产生影响。其中,当一位阿拉伯数字呈现的位置偏离注视点时,SNARC效应就会消失,这可能是在以往研究中,两位阿拉伯数字不能在奇偶判断任务下产生SNARC效应的原因;而当保证数字同注视点呈现的位置始终保持一致时,即使该位置不在屏幕中央,也不会影响SNARC效应的产生,这说明数字SNARC效应的产生,与数字同注视点呈现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数字呈现在屏幕的哪个位置无关。(3)如果激活中文数字的言语信息,则在大小判断任务之下,中文数字会产生显著的SNARC效应;而在奇偶判断任务和读音判断任务下之下,中文数字不会产生SNARC效应;以视觉和听觉两种方式呈现汉语词对“大数”-“小数”、“多”-“少”、“前”-“后”、“奇数”-“偶数”、“有”-“无”、“黑”-“白”,让被试用左右手按键对其进行判断,那么,在两种呈现方式下,都会产生左手对“小数”、“少”、“前”反应快,右手对“大数”、“多”、“后”反应快的SNARC效应;而在“奇数”-“偶数”、“有”-“无”、“白”-“黑”词对中,则不会发现SNARC效应。这说明,数字词能否产生SNARC效应,与其在不同实验任务下被激活的信息类型有关。而能够表达数量或者空间方位关系的词语,可能都会产生SNARC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