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中主要活性成分对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球蛋白(IgG)、乳铁蛋白(L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牛初乳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实验从牛初乳分离纯化以上三种物质,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分别将三种物质通过口服,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途径给药,依次给药处理3h,2h,2h后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E方法测细胞因子IL-1β、IL-1Ra、IL-4、IL-6、IL-10、IFN-Y、TNF-α、TGF-β1含量的变化,并研究了三种途径给药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炎症动物模型中细胞因子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研究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三种物质对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途径给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与给药前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免疫球蛋白(IgG)通过口服给药后血清中发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上升,抗炎细胞因子显著下降,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发炎细胞因子明显降低;乳铁蛋白在三种不同途径给药后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性上升,发炎细胞因子显著下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三种途径给药后血清中发炎细胞因子明显上升,抗炎细胞因子明显下降。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大于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三种途径给药对体温的影响结果显示:IgG注射后体温有较大幅度的升高,达到1.1℃,而其它实验组体温变化都在1℃以内,IgG口服组、乳铁蛋白口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三种途径给药组体温升幅在0.25-0.5℃。采用LPS致炎的炎症动物模型,研究了血清中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因子与温度的关系,从而确定了适当的取血时间。结果显示:发炎细胞因子水平的上升会引起体温的升高,随着发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上升,体温逐渐下降。注射LPS后血清中发炎细胞因子水平快速上升,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为1.5-2h,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抗炎细胞因子水平达到最高峰的时间为3h左右,口服给药由于胃肠道的吸收过程,细胞因子出现高峰的时间比注射晚1h左右。牛初乳中的三种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IgG),乳铁蛋白(L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血清中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具有的调节作用,三种活性物质的可能就是通过对细胞因子影响而发挥一系列生物学功能的。
其他文献
受家庭、社会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后进生"出现。这些后进生物理学不好、成绩上不去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
目的 :在Andriod平台上设计开发一套基于条形码扫描的医疗设备信息查看软件,以方便设备科人员及时查看设备信息,并提高信息安全性。方法:在Andriod平台上利用ZXing条形码扫描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建立以护士为主导的TKA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分别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行TK
两极格局解体以后,在填补世界格局“真空”和大国关系重组的过程中,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力量综合作用,形成比较明显的“单极+多极”的混合体制。从实践效果来看,美国的单极独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左西孟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
<正> 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可以说是个文学上的多面手。他在创作和理论批评两个方面均有所建树。而仅就创作而言,小说、散文、随笔都有佳作传于世,但以短篇小说成就为最。我
【正】 关于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在80年代前几年,仅有零星文章散见于报刊。近年来,这个领域引起了众多史学工作者的注意,仅1985年以后,关于美国宪法、两党制、文官制度等专
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基础,其事业单位的属性使得现金流管理起步较晚,现金流管理水平落后。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保障力度的大幅提高,一方面许多医疗需求被释放,公立医院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日益普遍,将反垄断法引入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体系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正当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提
物权法作为保护财产权的核心法律,应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权。我国目前正在议定的物权法应完善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确立物权法财产权平等保护的指导思想、物权法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