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暴力现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自媒体平台,拥有强大的用户群,并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形态。微博在引导舆论积极方面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其中异化因子对构建健康的媒介生态系统却是不利的。随着微博用户量的增长,微博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共事件。微博的影响力可以帮助网络公共事件的解决,但也会伴随着暴力现象的出现,这已经关乎到网络文化安全,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微博日益凸显的对构建健康媒介生态环境及和谐社会的重大影响力,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分析包贝尔伴娘事件,深入探讨微博暴力现象。全文分为绪论、五个章节以及结语等七个部分。引言中,主要论述了本文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以及选题的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了现有对微博、微博暴力、微博负面效应的研究现状,总结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进行新浪微博的综合概述,系统地梳理了新浪微博概况(微博定义、新浪微博的特点、发展状况)、新浪微博的价值和功能、用户属性和使用行为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对暴力、微博暴力进行概念界定,并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微博暴力的具体表现和类型。  第四章,以新浪微博的包贝尔伴娘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暴力事件的运行阶段。发现微博暴力运行具有萌芽阶段、发展阶段、衰落阶段三个阶段。  第五章,站在微观角度,以新浪微博后台大数据为基础,以议程设置理论、群体效应为视角、以包贝尔伴娘事件为例,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微博暴力的成因,发现由媒介技术因素、群体传播过程中的群体效应以及心理因素导致了微博暴力现象。  第六章,通过前几章对运行过程以及成因的分析,梳理了微博暴力在网络和现实中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并提出规避微博暴力现象的方案。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个案的研究选取的数据具有真实性,数据的基数也较大,调查问卷的数据是在事件发生阶段所进行的调查,区别于普通的调查问卷,参与主体也是本文所研究的群体对象,参与人数为7万人,在普通的数据问卷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数据。而个人也通过后台大数据的资料使用,使研究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对本文结论提供了有据的论证。
其他文献
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是观察中国文化软实力海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点,这标志着民族主体在走向世界。但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过程中,中国电影对外的传播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