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IPT与NOMA协作通信系统中用户资源分配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MI)的发展带来了数据需求的激增以及更为庞大的智能终端接入数量,同时也对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与稀缺的频谱资源所构成的矛盾贯穿着通信技术发展的始终。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从信息论角度已经无法再为当前的通信系统进行扩容,因此以对通信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进行非正交化利用为核心思想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应运而生,其中功率域 NOMA 更是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NOMA在发送端通过对不同信道增益的用户分配不同的发送功率,这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在相同的频带下同时发送自己的信息。因此NOMA技术的使用可以显著的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并降低传输时延。为获得每个用户独立的信息,在接收端进行译码时需要进行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而在NOMA系统中低信道增益用户会被分配更多发送功率,并在解调时优先译码。换言之,高信道增益用户获得自身所需信息的前提是先完成对低信道增益用户的译码。利用这一译码特性,NOMA与协作通信可以完美的结合。无线信息能量同传(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由于在提升系统能效方面的优势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在SWIPT系统中,终端在接收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的同时收集信号中的能量,一部分信号用于译码,另一部分信号用于储能。而在协作通信过程中,往往需要某一终端设备对目标信号进行转发以保证被协作用户通信链路的可靠性,通过SWIPT则有望实现转发设备仅利用射频信号的能量实现“零功率”转发。本文以NOMA和SWIPT为核心,研究了在不同协作通信场景下用户资源最优分配的问题。首先对相关技术背景,诸如NOMA的原理,协作NOMA传输过程,SWIPT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进而重点论述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基于SWIPT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的上行NOMA协作通信系统用户资源分配问题的研究,多用户同时接入的场景下在上行传输过程中使用NOMA,保证主用户(Primary User,PU)干扰受限的同时最大化次用户网络的可达速率;而在基于SWIPT与NOMA的下行D2D用户协作通信场景的研究中,通过联合优化发送功率与时隙分配,在保证蜂窝用户(Cellular User,CU)的QoS的同时最大化D2D用户对的可达速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如下:1)针对系统能效和频效的提升,设计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上行NOMA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引入SWIPT技术使得中继节点在转发信号的过程中不消耗自身的能量。保证主用户QoS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次用户的发送功率,SWIPT功率分配因子以及中继节点的选择,最大化次用户网络的可达速率。针对优化目标,使用遗传算法来解决多变量的非凸问题,通过数值仿真与遍历最优解以及随机中继选择结果做了对比,并分析了系统中不同参数对最终优化目标的影响。2)研究了下行链路中基于NOMA与SWIPT的D2D协作通信系统中用户资源的最优分配问题。利用D2D用户对参与协作通信完成对蜂窝用户信号的转发,在保证蜂窝用户QoS的要求下,最大化D2D用户对的可达速率。D2D用户对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给蜂窝用户信号的同时利用SWIPT进行能量收集用于信号转发,并在下一时隙利用NOMA发送用户对间信号以及蜂窝用户信号的叠加信号。提出循环迭代的算法以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求得原优化问题的次优解,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了所提算法与遍历最优解以及随机时隙分配之间性能的差异,并分析了系统中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优化目标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两种leptin基因(lepa和lepb)及一种受体基因lepr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leptin及其受体基因的组织分布特征、早期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周期的时空表达特性。最后,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实现了半滑舌鳎lepa和lepb体外重组表达和生物活性检测,获得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其中联肢剪力墙因其具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但是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连梁跨高比较小时,联肢剪力墙的连梁易发生剪切脆性破坏,因此明确联肢剪力墙受力特点,寻找一种新的方法避免连梁发生剪切破坏,进而保证联肢剪力墙整体抗震性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联肢剪力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如何充分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各界的关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对水下通信技术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然而,由于水声信道存在多途现象严重
目的:本课题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比较了秦氏整体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验证秦氏整体针法治疗该病的有效性,探索一种对肝郁脾虚型中风后抑郁更加全面、高效、彻底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课题采用SPSS19.0软件将60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秦氏整体针法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治疗开始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评定量表、日常生活
量子点(QDs)是一种独特的发光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发光波长,饱和的发射颜色,接近100%的量子产率,高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可采用溶液法加工处理等优点。量子点这些优异的性
关键层岩层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动起控制作用,影响采动裂隙的发育高度。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针对关键层位置对采动覆岩裂隙演化与渗透性影响展开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弹性薄板理论构建了不同开采时期覆岩变形破坏力学模型,从岩层运动的角度揭示了采动覆岩顶板岩层的破断失稳形态。(2)分别建立三种不同主关键层层位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型,模拟开挖得到当主
输入选取与优选问题是并联机构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问题。传统的解决输入选取与优选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完整的雅可比矩阵来判断选取的合理性,并利用其条件数等作为评价指标,实现输入优选。然而,无量纲雅可比矩阵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且不能清晰地表征运动学性能在机构关节空间与操作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运动/力传递特性不但拥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是区别于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可反映运动与力在关节空间与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光网络需要提供更高速率、更大传输容量。利用光的偏振性实现光偏振复用系统是提高未来光网络传输容量、传输速率及光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技术与主要发展
面向航空、国防、智能制造等领域对各维度灵敏度不同的多维力感知技术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微力感知”的思想,巧妙应用近奇异位形作为增力机构,将近奇异位形引入到多维力感知机构的设计研发当中,来提高多维力感知机构不同维度的灵敏度。以近奇异柔性并联多维力感知机构为研究对象,依次开展了构型分析与构型综合、刚度与静力映射建模、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样机研制与标定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丰富了多维力感知机构的构型
近些年来,随着新兴产业技术如5G、物联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带宽及容量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IEEE 802.3bs标准,单载波长距光通信的行业标准已经提升到400Gbit/s,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