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组”政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中以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名义存在的一种特殊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各种名称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工作组和部分委员会、办公室、指挥部等。“小组”是中国政治体系与政府过程中的特定名词和特有话语,是中国政治体制中若干个“特殊板块”之一。从比较的视角看,在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体系中,设置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已成为处理跨部门间协调事务以及临时性任务的普遍组织手段。国外政府组织体系中的协调机构,主要包括广义型协调机构、专项任务型协调机构、复合式协调机构、府际关系协调机构这四种类型。国外政府组织体系中的临时机构,其设置依据包括立法机关的有关法律法令、行政命令、以及法律授权和行政命令结合这三种来源;其类型包括下设于政府首脑直属机构、下设于最高执行机关、下设于部省厅三类;其组织结构特点是结构多元化和兼职化、规模小型化;其结局包括即行撤销、长期“法外”存在、经合法程序升格为常设机构。在政治建设较为成熟的国家,政府组织体系中的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一般数量较少、运作较为规范。这主要是源于它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大部门体制”、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的“职责异构”、机构的职责重心在于咨议、注重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性等因素。中国党政系统中的“小组”,数量繁多、种类繁杂。基于制度层面的静态分析,影响“小组”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小部门结构”、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的“职责同构”格局等结构性因素,“单任务—泛职能”的功能性因素,归口管理体制、分管型副职模式、会议决策制度等体制性因素;其类型包括:根据存在时限可划分为常设型、阶段型、短期型,根据职责内容可划分为党的“小组”、政的“小组”,根据权属关系可划分为职责同构型、权责自属型。基于技术层面的动态分析,“小组”的“中轴依附”的组织结构特点,“虚实结合”的存在方式,“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这三个要素共同构筑了“小组”独具特色的运转系统。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的专门性表述为契机,“小组”开始整体性地进入到政府机构改革的视野中来。“小组”既发挥着弥补常规治理手段、沟通并列机构间的信息联系、为决策形成做前期准备、组织保障决策实施等基本功能,是中国政府过程中诸项特有的体制优势和过程优势之一。但也存在着设置无据可依、“入口”控制不严,运行方式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撤销不彻底、“出口”管理失范等问题和纠结。从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布局设计出发,“小组”应与正式序列机构的改革保持协同性。未来“小组”保持良性运转的整体框架,可以设定为“一个思路”和“两个模块”:即在认识到“小组”的特殊性、摆脱“量化偏好”这两个改革的前提性思路确立基础上,从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限制“职责同构”这横纵向两个方位,以及尽量不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充分利用日常会议制度这内外部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规模控制”;从完善制度化管理、明晰职责定位、加强运行过程控制、健全监督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其展开“运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小组”应逐步从一个“机构”过渡为一种“机制”,实现其在运行模式上的全面转型。
其他文献
文学在转型时代面临着一种新的文化语境,多元并存、众声喧哗的文学格局形成。大体说来,支撑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写作的作家主要有两类:一是已进入中老年的"五七族"和"前知青族
导言主要介绍本文为何选择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以及为何限定有限责任公司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一章概述本章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
钱穆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国学大师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坚定的拥护者和颂扬者。他注重用历史考察和哲学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文化,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钱穆
学习型组织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已被国内外数以千计的企业和非赢利性组织采用,效果显著。近年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日益向政府部门延伸。本文在论述税务系统创
自动说话人识别属于多维模式识别和智能计算机接口的范畴,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使机器能够自动辨认出说话人。当前在实验室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系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着很好的性
语种识别经过最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从算法研究的角度逐渐走向成熟的应用了。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以GMM模型为基础,在公开的NIST数据库上,尽可能的提高语种识别的准确率,并且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至今,不仅影响到各国的经济贸易,更对银行系统产生重创。这次危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银行的安全性已不能单一的用资本充足率来衡量,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把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的有效整合,一是物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丁美洲国家为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枷锁,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先后实施了国有化政策。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