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的世界图式——论朱天文的小说《巫言》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小说《巫言》为研究对象。“巫”是朱天文的世界图式的主题词,也是朱天文架构整部小说的关键字。《巫言》的“巫”不仅指朱天文本人,更指向朱天文的“文字巫术”:反线性叙事的“离题”文体。“离题”是为了逃避死亡,巫在上古时期主要职责为经营生命,保其免受时间腐蚀,从而对抗死亡,因此“巫”与“离题”是同质异构关系。由“巫”入手,不仅可以阐释《巫言》一文的文化意义,也可以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阐释。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笔者综述了《巫言》目前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先简要介绍“巫”的文化历史,对朱天文家庭背景和知识背景进行分析,探讨朱天文选择“巫”为小说主题的原因。  第二章论述朱天文“命名”的创作行为是其“巫”式世界图式运作的结果,并讨论了“巫”是如何影响朱天文格物,通过格物创造出特定意象来进行主题构建。  第三章是本文重点。本章分别从叙事手法、叙事时间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论述了《巫言》的艺术特色。“离题”是《巫言》具有的独特的叙述特点,表现在二声道的叙述结构和反线性叙述上。《巫言》的叙事时间特点为跨度大和碎片化,延续了“百衲被”的阴性书写风格。小说中自传部分语言具有鲜明的口语化风格,使形式与内容之间产生巨大的张力。  最后得出结论:《巫言》的“巫”是统领整部小说的“龙睛”。“巫”是朱天文对世界的认知结构的主题词,朱天文的世界模式是由“巫”主导的。“巫”既是一种文化意义,承载了朱天文“礼失求诸野”的创作意图,又是一种书写技艺,借由“离题”逃避死亡。
其他文献
威廉·汤普(Sir William Temple,1628-1699)乃英国17世纪著名外交家、文人。钱钟书在《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这一中英文学关系课题开创性论文中说道:“英国人对中国的
袁枚,是清代中叶以“性灵说”为主张的诗坛领袖,其编纂的《子不语》是与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鼎足而立的神怪小说集。本文以故事“类型”为研究中
本论文将英国作家笛福的经典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和两个20世纪中后期的“鲁滨孙式故事”经典重写版本——法国作家图尔尼埃的《礼拜五》和南非作家库切的《福》作为研究对
香车美女已经成为车展的代名词。展台上、靓车前、灯光下,车模们靓丽照人、光彩耀眼。她们每日收入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种光环使得车模成为现代少男少女向往的职业。在刚
铁磁型三倍频变压器一般由3个饱和的单相变压器组成,原绕组星形联结,副绕组开口三角形联结,铁芯采用口字型结构.文章作者研制了一种日字型铁芯结构的铁磁型三倍频变压器,文中
本文力图证明《诗》三百篇全为雅乐之诗。首先论证《诗》三百之全部入乐:通过直接与间接文献证据、《左传》《国语》之赋诗,说明《诗》三百皆是可歌之篇。关于赋诗,本文着重从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宋文相对于宋诗、宋词,显得较为薄弱,而宋文研究领域"重北宋轻南宋"的现象又较为突出,近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但仍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南宋历时一百五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得到全球瞩目,很多外国人把投资的眼光放在这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来
继美国的汽车广播成为一代广播风尚之后,移动终端与广播的结合唤醒了广播发展的又一春,由Podcast掀起的“听”潮流在各国都得到了积极响应。与各类社交媒体上显现出的趋势一
在电视高清画面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高清声音的推广普及却未跟上步伐。本文以电视声音为主要讨论对象,分别对传统电视媒体和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声音现状进行分析,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