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生物絮凝—膜反应器捕获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有机化学能(1.9k Wh/m~3污水),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则“以能耗能”——利用微生物将其有氧矿化损失,同时还面临着“污染转嫁”。为实现污水中有机化学能的充分回收利用,捕获有机物至关重要。本论文采用填充密度较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构建高负荷生物絮凝-膜反应器(High loaded bioflocculation-membrane reactor,HLB-MR),在极短的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运行,絮凝浓缩有机物。研究针对中国北方寒区实际城市污水展开,从有机物捕获、生物絮凝及膜污染特性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为将来该技术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HLB-MRs反应器在SRT分别为0.2、0.6、1.0d条件下运行时,捕获有机物效率随SRT的延长反而降低,当SRT为1.0d时,捕获效率仅为48.8%;生物絮凝效率随SRT的延长而增加,当SRT为1.0d时,絮凝效率高达95%;SRT的延长在促进生物絮凝同时对膜污染有所缓解。因此,确定SRT为0.6d是最佳参数,此时有机物捕获效率为61.2%,生物絮凝效率为90%;在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提高有机物捕获效率,或优化膜清洗带来的偶然损失,或降低HRT至0.6h以下。HLB-MRs反应器在温度分别为8℃与15℃条件下运行时,对比分析发现反应器在8℃时对有机物捕获、生物絮凝以及膜污染产生消极影响。8℃和15℃时:反应器有机物捕获效率分别为65%和67.1%;生物絮凝效率分别为65%和85%;8℃时反应器表现出更严重的膜污染。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为避免低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可采取适当延长SRT、提高曝气强度等措施。HLB-MRs反应器在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分别为1~2mg/L(LDO)和6~8mg/L(HDO)条件下运行,LDO即可达到理想的有机物捕获效率,此时捕获效率为70.2%(HDO时为77.5%);HDO更有利于促进生物絮凝,絮凝效率为89%(LDO时为83%),但同时也表现出更严重的膜污染。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建议采用1~2mg/L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并进一步建立DO与其他环境因子(如底物浓度、原水中微生物群落等)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强化有机物捕获。对不同参数下反应器捕获的有机物进行产甲烷潜能分析,产甲烷率按64%计,SRT为1.0d时捕获效率最低,仅为48.8%,此时进水中COD的31.2%可作为甲烷回收利用,至少是传统工艺的1.22倍,可见HLB-MR捕获有机物潜能巨大。
其他文献
<正>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在航空工业的产品序列里,也有不少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战鹰”的青春故事,了解那些“高光时刻”。2018年“高光时刻”时,我20岁。在中国航展上,第一次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这是航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标志着推力矢量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那场面,借用一部经典小品里的台词,可
期刊
表达力是指用外部的行为(语言、神态等)把思想表达出来的能力,它的生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为。因此,语文教师应以语言训练表达为中心,以成长型思维为指向,在词句理解、语言辨析、拓展阅读的教学中开展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活动,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表达力,促进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提高。
期刊
近年来,温室效应与化石能源短缺等问题的加剧促使国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光伏风机等具有强随机出力特性的清洁能源在电力领域的比重日益增加,这造成日前-日内-实时调度决策的冲突加剧。为缓解此类多时间尺度决策冲突的矛盾,并尽可能的兼顾稳定性与安全性,文中提出考虑综合需求侧响应的楼宇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挖掘综合需求响应资源实现扩大系统柔性负荷储量,继而通过制定细致合
学位
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建筑过程的工业化与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今建筑业粗放的生产方式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为实现更好的发展需求,对现有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更新升级已显得十分重要。现今在建筑安装工程建设过程中,区域内多设备、多节点间任务协作的复杂性,使得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调度产生较大的施工耗时,造成施工成本的提高,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调度失调造成施工成本上升的问
学位
火灾是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的灾害之一,特别是在现代楼宇中的灭火问题成为消防的重中之重。如何及时且准确的检测出烟雾和火焰是火灾事前预警并进行事后干预的关键。基于此,为解决传统楼宇环境巡检效率低下、数据获取和传输复杂低效及前期火灾难以识别和处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楼宇内部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火灾应急智能巡检机器人方案,通过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激光雷达实时获取楼宇内的环境信息,全天候全时段的执行自动巡检任务。
学位
随着环卫产业智能化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智能环卫设备已经成为智慧环卫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无人驾驶清扫车作为一种特殊的智能环卫设备,现如今国内已经有应用于园区、商场和街道等室外环境的设计方案。但是针对工厂这一特殊的室内环境,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厂无人驾驶清扫方案。因此本文针对工厂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厂无人驾驶清扫车设计方案,并做出了以下研究:(1)根据工厂环境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
学位
<正>“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测绘科技界专家学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引发如何让时空信息更好地赋能自然资源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认为,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当下的两大热门词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以时空信息技术支撑数字化发展,赋能
期刊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依托无线充电系统,因为其具有电能传输的便利性,所以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基于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场景为停车场静态无线充电,工作频率为90k Hz,传输功率3k W以上,传输距离30mm左右,传输效率80%~90%的无线充电系统。本文设计的重点为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端,通过提高系统工作频率,以及改变耦合环节的结构来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传输效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正越来越成为我国能耗的重要负担,对建筑的节能改造是绿色环保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外窗是建筑热损耗的重要部位,也是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性能最薄弱的构件组成,对外窗的节能改造是改善建筑热工性能、减少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外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附加窗技术在外窗改造中的作用,分析采用附加窗改造后的外窗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热负荷
学位
随着电力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能消耗也随之大大增加,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建筑能耗的占比非常高,建筑内的用电系统由于其运行特点的差异,各用电系统的能耗差距也很大,处在严寒地区的超低能耗建筑内的用电系统,由于对热舒适性的要求较高,故对其高能耗的用电系统进行能耗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某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内的电蓄热供暖系统、VRV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三个能耗较高的用电系统进行能耗预测,以及对PV太阳能光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