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TCA改性的低介电常数绝缘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纸绝缘系统是电力变压器内绝缘的主要组成形式,纤维素因绝缘及机械性能好、经济环保等优点成为绝缘纸的首选材料,然而纤维素绝缘纸和绝缘油间存在介电常数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油隙成为油纸内绝缘中的薄弱环节。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等大电压等级的推广和使用,对油-纸系统的绝缘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化学及物理改性手段降低纤维绝缘的极性及介电常数,可有效改善交流电场在油-纸间的分布均匀程度并降低其介质损耗,对提升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1,2,3,4-丁烷四羧酸(BTCA)作为一种纤维素交联剂被广泛应用,其上的羧基可以与纤维素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在消耗极性基团羟基的同时独特的四羧基结构将纤维素链交联在一起形成稳定网状结构,这均可以降低电场作用下纤维素的转向极化率。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究BTCA改性对纤维素绝缘纸的介电性能影响,并对改性纸的电气强度、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首先,在实验室探索了BTCA改性纤维素绝缘纸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BTCA与纤维素间酯化反应的条件,考察了BTCA浓度、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三个因素对绝缘纸介电常数及其他电气、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以一种优选工艺为条件制备出改性绝缘纸,研究了改性纸在加速热老化过程中的长期热稳定性能,以及对绝缘油性能参数的影响。最后,结合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分析了BTCA改性对绝缘纸介电性能及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BTCA改性可以有效的降低纤维素绝缘纸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同时对电气强度、机械性能的影响不大。在本文实验中,采用BTCA的浓度为0.2mol/L,烘焙温度为180℃,烘焙时间为2min的制备工艺得到的改性绝缘纸性能较优异,此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比普通绝缘纸分别降低了21.6%和27.5%。交流击穿强度和抗张强度比普通绝缘纸分别提高了9.7%和12.0%,并且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幅度也不是很明显。(2)通过FTIR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BTCA改性对纤维素绝缘纸的介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作用机理。BTCA交联改性使纤维素上的极性基团(-OH)减少,纤维素链运动减弱(MSD减小),纤维素分子的转向极化率降低,从而使绝缘纸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减小。交联作用使纤维素分子的刚性升高(拉伸模量E、剪切模量G和体积模量K增大),而柔性减弱(K/G、柯西压C12-C44和MSD减小),从而使绝缘纸的拉伸强度升高,断裂伸长率下降。BTCA中有部分羧基未交联,交联程度越大,对介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BTCA改性对纤维素绝缘纸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FTIR表征揭示了其作用机理。130℃加速热老化过程中BTCA改性纸的介电性能、击穿强度、体积电阻率、抗张强度等性能要稍优于普通纸,二者间各性能的差值在老化中期达到最大值,但整体来看相差不大。BTCA改性消耗了部分亲水基团羟基,交联作用限制了分子链的热运动(玻璃转化温度升高),均有利于延缓绝缘纸的热老化速率。
其他文献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具有设计灵活简单、电能传输稳定可靠、通道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充电汽车、航空航天、滑轨式设备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实现电能传输时,往往还需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由上位机发送指令对设备进行控制,同时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同样要发送至上位机,这就要求ICPT系统具备数据双向传输的能力。论
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的低存储密度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应用程序对内存的需求。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具有低能耗、高存储密度和支持字节寻址等优点有望能缓解内存发展速度的问题。在混合内存体系结构中,利用DRAM和NVM优势,将读频繁些写冷门的数据写入到NVM,同时将写频繁的数据加载到DRAM内
随着汽车的普及,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大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发现燃料电池具有此特性,因此逐渐成为当前主流车载能源之一。然而,燃料电池动态响应速度较慢,能量无法进行双向流动,导致车辆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考虑到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的特点,可将其与燃料电池结合使用,使两种能源协调工作从而提升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该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充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针对于海量数据存储有了较高要求,并随着数据量激增而不断调整。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数据随处可见并且逐日递增,往往这些数据来源复杂、存放分散,各应用业务系统也彼此独立,从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为了更好的收集与存储海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完善对数据的管理使其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社会以及科学研究
珊瑚菌属Clavaria Vaill.ex L.是珊瑚菌类真菌中的重要类群,其典型特征是子实体呈珊瑚状或拟棍棒状,少数有分支,菌丝无锁状联合。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截止2008年,该属有28种。在中国,珊瑚菌属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尚不完善,在此之前仅记录了10种,因此本研究基于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珊瑚菌属材料,对中国珊瑚菌属进行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研究。本研究所用标本采自
近年来,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合成染料,由于其致畸、毒性和致癌性,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使水环境恶化,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问题。然而,随着与染料相关的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变得不可或缺,因为它们在染色纸、化妆品、染色棉和皮革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完整的去除策略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二氧化钛(TiO2)半导体因其长期的化学稳定性、高催化活性、无毒、强光学吸收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虽然增速放缓,但它仍然是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当今时代,房地产行业正从“大鱼吃小鱼”向“大鱼吃大鱼”的时代过渡,房企与房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未来房企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施工总承包之间的竞争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除常规施工总承包外,如今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注重战略施工总承包的建设,目的就是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激烈的
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升级使得企业面临愈发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合理的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车间调度作为企业底层生产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目前车间调度为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变化主要向多资源、多目标、柔性化、动态化方向发展,其中,如何将加工资源与运输资源这两种资源进行集成调度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建立有效合理的双资源集成调度模型、从分布式方式实现双资
紫菀族(Astereae Cass.)为菊科(Asteraceae Bercht.&J.Presl)的第二大族,粘冠草属(Myriactis Less.)和鱼眼草属(Dichrocephala L’Hér.ex DC.)是国产紫菀族的两个小属。但到目前为止对其是否是单系、其在紫菀族中的位置、属内种间关系等诸多分类学问题都未开展研究。本研究利用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系统学对粘冠草属和鱼眼草属进行分类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的发展,自由视点视频(free-viewpoint video,FVV)备受关注,因为它能为用户提供从不同视角观看视频的体验。为了提供这种体验,自由视点视频技术需要获取多个不同视点的视图。然而,直接拍摄并传输所需数量的视图并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DIBR)的虚拟视点合成(virtual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