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浮力富集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的问题,机械化打捞是一种应急治理措施。如何大规模地实现藻、水分离是制约蓝藻机械化清除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关键因素。蓝藻浮力富集——超声预处理工艺针对蓝藻具有伪空胞和胶被,难以混凝沉淀去除的特点对藻水进行富集分离。该工艺利用蓝藻上浮的特性富集蓝藻,减小后续处理单元的压力,实现大规模藻水处理;利用低强度超声波预处理蓝藻,破坏蓝藻伪空胞,提高沉淀效率,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最终达到大规模、无污染藻水分离的目的。本研究以滇池蓝藻为处理对象,以蓝藻富集倍数、藻细胞沉降率和水体水质变化等为衡量指标确定工艺的最佳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对滇池蓝藻进行富集。通过单因素与BBD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蓝藻浮力富集工艺各因素影响蓝藻富集效果的主次顺序为停留时间>流速>藻密度,且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蓝藻浮力富集的最佳工艺参数:流速为0.91 cm/s、停留时间为38 min、进水初始藻密度为32×10~8 cells/L,此时蓝藻富集倍数为3.40倍。(2)染色法测得超声预处理反应器中空化强度分布表明,10个均匀排列的换能器同时辐射时,由于声波的叠加和反应器侧壁的振动及反射,反应器中整体超声波空化分布较均匀;当有效水深为19.5 cm(整数倍半波长),原水藻密度小于2.4×10~9 cells/L时,超声波预处理反应器中声强衰减较慢,用于蓝藻预处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超声波对伪空胞的破坏效果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超声波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于饱和;短时间低功率(5 s,5.0~16.7W/L)的超声波能破坏伪空胞,改善蓝藻群体沉降性能,降低水体pH,且对水体DTN、DTP浓度的影响<5%;在保证出水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超声波处理滇池藻细胞的最佳工艺参数:超声波功率密度为16.7 W/L、处理时间为5 s,该条件下蓝藻伪空胞破坏率、沉降率分别为84%、80%。(4)短时间低功率的超声波(5 s,16.7 W/L)预处理能使混凝剂的使用量减少40.6%,当混凝剂投加量为79 ng Al/(10~4cells)时,出水浊度、SS和Chla去除率分别为5 NTU、8 mg/L和94%。
其他文献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尤其是化石燃料的消耗。显然,中国的碳排放量与化石
在钻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井壁失稳的问题,并因此导致一系列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甚至会引发工程事故,严重阻碍了工程进度,影响经济效益。磺化沥青是钻井液中应用得较多,封堵性
我国北方采暖面积大、建筑供暖能耗总量惊人,导致采暖期雾霾多发、环境污染严重,寻求、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供暖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易得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应用广泛,常作为建筑供热的热源。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充足,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等级可达到Ⅲ级以上,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等级可达到Ⅰ级。这些地区可应用太阳能供热技术来满足平时生活中的供暖及热水需求,但西北地区多处于严寒
带锯机床的切削速度快、木材损耗量低、出材率高,是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中重要的机械加工设备,主要完成原木坯件锯切、板材开料和各类木制半成品加工。然而,传统带锯机床
数控机床作为机械加工的关键装备,是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滚珠丝杠副作为数控机床传动系统的关键功能部件,由于长时间承受高速运转,载荷冲击和高温等因
下肢助行器作为现今功能康复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种可以满足下肢功能障碍者进行正常行走、康复训练以及日常护理需求的人机系统化设备。下肢助行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结构,其具有很高仿生性和人机效能型,可以穿戴在人体下肢和人体紧密贴合。同时还拥有智能的控制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的实时反馈,能准确识别人体的运动姿态,及时利用控制模块调整助行器的运动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机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助行器的研究综合
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其制成的结构部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航空发动机及航天飞行器上得到广泛应用。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螺栓连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引发世界各国对传统核燃料包壳材料(锆合金)安全性能的评估。而此次事故主要是锆合金在高温环境中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而引起的。
远洋船舶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贸易运输方式之一,然而船舶运输过程中会通过尾气排放大量污染物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由于船舶尾气排放中氮氧化物(NOx)的危害极大,船舶NOx的减排方法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氧化亚氮(N20)是NOx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造成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又是生成其它NOx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燃烧过程中N20相关的反应机理,进而更深刻的理解N20生成与消去的过程
在原油的管道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停输工况,在之后的再启动过程中,为了保证管道启动的顺利进行,管内压力须达到破坏原油结构所需求的最低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与原油的粘弹特性息息相关。针对东北管网某新建保温原油管道输送庆吉混合原油的实际状况,本文应用DHR流变仪进行了粘弹性特性试验。通过显微成像系统分析了微观特征参数随温度变化趋势。最后,针对影响含蜡原油析蜡量的因素较多、关系复杂的特点,建立了含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