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其一生都在致力于探索人的秘密,可以说,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刻画与追寻。因此,本论文将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为研究重点,着力探索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疯癫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疯癫理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三个部分。第一章,从个体自我矛盾的角度出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无论是变态心理还是双重人格,都是人的一种疯癫表现,并且在人的疯癫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自尊、幻想与疾病的因素,体现着人对于生存的一种抗争精神。第二章,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研究了处在男性霸权社会下的女性疯癫现象,另一方面研究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呈现出的疯癫现象,即人对性、金钱与权力的过度追求,导致自身不断地走向疯癫。第三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两类群体人物的疯癫现象,一类是有着宗教信仰的人,但随着宗教信仰的式微,他们获得了相对的心灵自由,不再虔诚地相信上帝,因此人性中很多卑劣的东西通过暴力与罪恶进行了表达;另一类是虚无主义者,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们的自由意志过度膨胀,导致社会上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他们的自由逐渐发展到了极端,认为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于是在社会上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恶劣的罪恶事件。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疯癫现象的价值与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剥去了人的层层伪装,揭示了人的畸形病态心理和人对自己非理性欲望的满足,将最真实的人性暴露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疯癫现象的描写,对后来的作家如梅列日科夫斯基、纪德和纳博科夫,产生了明显的创作影响,他们继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关人格分裂,心理冲突等艺术描写的手法,从而将小说中的“疯癫”现象进一步补充、发展与创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的做功过程,由它们做功的共同点引入了保守力的概念,再在保守力做功的基础上引入势能的概念。
使用电结晶法在钛合金表面沉积磷酸钙薄膜,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涂层沉积的最佳条件为Ca(NO3)20.10mol/L,(NH4)2HPO40.06mol/L,电压2.5V,电极间距离25cm,pH值4.4,温度25℃,沉积时间5h。强调了pH值是特别重要的因素,并
2004年开始进行版图扩张,落子在上海。2006年,强势进入合肥,定下"立足长三角,引领大海西,建树全中国"的发展战略宗旨,强化长三角的区域布局,从一家区域型房企向全国型房企转变
泥石流堰塞坝是由固体颗粒和浆体堵塞河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天然坝。地震常常会引发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在降雨等诱发作用下,形成大规模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