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在小学生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特殊攻击行为,会给个体的发展带来来消极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研究者对欺负行为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个体自尊、自我概念、家庭养育方法等与欺负行为的关系,以班级为背景探析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四川成都两所三到五年级的523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学生感知的班级人际和谐问卷》、《儿童欺负行为问卷》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概念、感知的班级氛围(以下简称班级氛围)和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有效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出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小学生在班级氛围及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都高于男生;师生关系和班级组织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伴关系和班级氛围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小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水平高于农村,且存在显著差异。2.小学生男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低于女生,但都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除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维度以外,其余维度和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除合群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和自我概念总分在年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概念总分上,呈线性升高趋势。城市小学生自我概念高于农村小学生,且存在显著差异。3.小学生欺负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欺负者、被欺负者和双卷入者中,男生多于女生;欺负行为在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欺负者、被欺负者、双卷入者的人数都逐渐的下降。4.小学生班级氛围各维度与自我概念及大多数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除同伴关系与欺负发生外,班级氛围与不同欺负行为(欺负、被欺负、双卷入)呈显著的负相关;不同欺负行为与自我概念及大多数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5.自我概念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组织与欺负、被欺负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师生关系和双卷入行为的间起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