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乾嘉朴学”风气的影响之下,清中期有一批小说家赋予小说以新的功能,借小说来表现学问,鲁迅先生将这些小说称之为“以小说见才学者”。本文选取李汝珍(约1763~1830前)的《镜花缘》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界研究较多的“女性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前辈学人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性问题,从女性本体性和代言性两个角度来进行阐释,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作者李汝珍的生平和主要交游,对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学术环境以及《镜花缘》版本的刊刻情况作一简要介绍。继而在考查学界对于《镜花缘》中女性问题的两种相反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其中的积极意义与不足之处,指出两种观点都没有解决的两个矛盾性问题,作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从女性本体的角度出发,肯定作者在女性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意义,彰显出作者对于女性学问、才干和智慧的赞美,体现出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力求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对于封建文化中束缚人性的传统思想的批判,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以第二章为基础,指明作者在女性理想中表现出的矛盾性态度;从文化创作心理的角度,在分析了前代文人创作心理的基础之上,提出女性世界的代言性特点,进而从代言性的角度对女性理想中的矛盾性进行分析,指明作者笔下女性世界中所体现出的浓厚的文人性特征。 第四章进一步从女性世界代言性的角度出发,从家国大义、积极用世、独善其身、世俗生活等四个方面对女性世界进行了人物分类,揭示在女性形象背后被代言的士子群像,体现出作者对于整个儒林士子群像的正反两方面的全面反映。 结语部分从《镜花缘》的其他部分和女性世界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更倾向于借助女性人物形象表现士子文人,希冀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祛除政治弊病以恢复整个帝国的繁荣,体现封建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