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并于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力求表现一种敢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硬汉子精神,并开创了一种简洁含蓄的叙事文风。 国外学术界对海明威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学者们开始探索研究海明威的走向。70年代海明威研究进一步发展,许多女权主义者开始了对其作品的研究。80年代前期,由于海明威手稿的开放,对他的研究达到了高峰。对于海明威研究的方向从叙述风格、语言特点、准则英雄、女性人物一直到《圣经》对其作品的影响。近年来则主要集中于对海明威单部作品的研究;海明威作品的整体研究;书信和传记;《圣经》及其它文学作品对海明威的影响研究等方面。 国内对海明威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海明威的艺术风格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明威的作品就倍受我国读者关注,发表在各类报刊上对海明威的研究和评论文章接连不断,但是其研究焦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于女性主义意识;死亡意识;生命意识,荒诞意识;家园意识;虚无意识等课题的研究方面。我国对于海明威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虽然近年来也开始有所涉猎,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海明威作品中表层的《圣经》典故,人名,意向等的原型研究,但对海明威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宗教思想的探讨并非多见。 本文则是着重从宗教对海明威创作的深层影响上去探索海明威及其“人”的宗教思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从总体上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海明威研究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宗教与海明威关系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证明了选举此课题的依据及意义。第二部分,探讨海明威与基督教和《圣经》的关系。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方面,从海明威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论述宗教对海明威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另一方面,论述海明威不是虔诚的宗教徒,他对宗教持有一种矛盾、复杂的情感取向。这一情感取向不仅影响到了海明威创作上的显相特征,而且毫无疑问地影响到海明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更影响到了海明威终其一生的精神探索。第三部分具体论述本文中海明威的“人”宗教思想的内涵。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海明威作品中一个潜在的发展变化的框架体系,即,原罪—受罚—得救,这一体系与基督教教义的框架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因而本文借用了帕特里克?切尼(Patrick Cheney)在其海明威研究中所提出的“人”的宗教思想这一说法。既然称之为“人”的宗教思想,说明它没有离开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与《圣经》对其的影响,从而本文的第四部分将从作品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技巧的角度具体论述基督教与《圣经》对海明威作品的影响,以支撑起“人”的宗教思想这一框架体系。 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这一部分再次重申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这一“人”的宗教术语出于海明威专家帕特里克?切尼的研究,并且提出到目前为止还未在国内出现相似的评论。因而笔者试图从这一切入点出发,以海明威的几部代表作为依托,对其受到的宗教影响进行论证,并进一步凸现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人”的宗教思想,及其终极目标是将超越的精神信仰作为整个人类的救赎之途。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环境中成长、生活和写作的海明威,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无论他对宗教采取了如何矛盾复杂的态度,其生活和创作在形式、内容尤其在内在精神上,还是和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基督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考察海明威对宗教的态度、探讨宗教对海明威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更加全面而准确的把握,以进一步拓展传统的海明威作品研究的视野,深化海明威作品的研究主题,同时使非基督教国家的读者能更好地把握西方作家作品的创作思路及其蕴涵的宗教思想,从而更好地解读西方作家的作品及其所体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