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实践,重视教师研究性的“教”和学生研究性的“学”,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对研究性教学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其理论内涵,而且为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性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古今中外多种思想的影响。其中,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其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过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因此,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是必要的。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约翰·杜威把实用主义运用于教育领域,其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教育目的的理论、教学的理论、民主主义教育的理论对研究性教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性教学在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其理论体系,使教育目的注重人的发展、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生活、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这些努力都使研究性教学成为日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但是,研究性教学在实施中面临着教学准备不充分的困境:主观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两个主体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准备进行研究性的“教”与“学”;客观方面,与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学校文化环境和评价制度还没有形成,都使研究性教学无法发挥其作用。针对这些困境,需要创造相应的条件,来保障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理论研究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对研究性教学进行研究。旨在全面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理论基础,深刻把握研究性教学的科学内涵,科学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困境,期望能为研究性教学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