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Jinling Prophecies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huan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案本”、“信”、“神似说”、“化境说”不一而足,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辜正坤教授1988年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翻译的优劣,而是从多个角度来审视翻译,这种评价方法对诗歌翻译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辜正坤教授指出,从翻译多元互补的角度看翻译是多元的,具体的翻译标准不可能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对多个标准的共时性存在持宽容的态度,并认识到这些翻译标准组成了一个各自具有特定功能而又互相补充的标准系统。这个标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翻译的绝对标准-原作本身,这个标准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达到则意味着一字不译;其次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最佳近似度,是具体标准的抽象化表达;再次是从翻译实践中建立的多元具体标准群。
  《红楼梦》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历来是学者和译者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它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流派一红学,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由京师竹枝词“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可见一斑。它是一部“文备众体”的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歌、赋、灯谜、对联、酒令等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都是这本白话文为主体的小说不可分割的组成体。目前《红楼梦》主要的英文全译本有三个,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 of Red Mansions,霍克思翁婿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及2004年才重见天日的邦索尔神父译The Red Chamber Dream。金陵判词是《红楼梦》的“文眼”,出现在小说开篇不久的它以“诗谶”的形式隐晦地揭示了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同时伏线千里的预示了故事的结局。《金陵判词》的诗歌形式及其中所用的典故、字谜、双关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为小说增色的同时,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来了特殊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当前金陵判词翻译研究的回顾,发现从多元互补视角对金陵判词进行分析的学术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对杨宪益夫妇、霍克斯译本的探讨,目前对邦索尔译本的研究极为缺乏,而且大多数的研究只关注金陵判词中信息的翻译,较少关注其诗歌形式在译文中的再现。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中语言学角度的具体标准为理论框架,本文从语音、语义、句法三个层面对杨宪益夫妇、霍克斯及邦索尔译本中金陵判词的韵律、典故、双关、字谜、对仗、省略等进行实例分析,旨在探寻金陵判词的翻译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由于中英文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加之中国诗歌中的韵律、典故、双关、字谜、对仗等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在西方并不被广泛了解,在翻译中金陵判词的诗歌形式及其在《红楼梦》中的暗示作用很难完全再现。三个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来的诗歌形式转化为英语的诗歌,或是直接解释出来,而韵律、典故、双关、字谜等暗示手法在翻译过程中或是被略过不译,或是被解释明示出来。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很难使译文的读者体会到原文所体现的乐趣。作者认为在翻译金陵判词这类在小说中主要起到暗示作用的诗歌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体现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然后考虑其诗歌的韵律和形式的再现。作者相信随着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国际化,现在翻译中所遇到的由诗歌不可译因素所造成的困难将日渐减少,译文读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到原文读者所享受的乐趣。
其他文献
《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古典巨著,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红楼梦》已经有多种英译本。其中,由英国的邦索尔神父于20世纪50年代所翻译的英译本是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英译本问世之前世界上第一个一百二十回全译本。该译本由邦索尔神父独自完成,译文体例完整,包括特殊术语注释、出版说明、译者前言、目录、正文注释和附录;邦索尔神父坚持紧扣原文的原则,并尽可能考虑到了文
期刊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冠以姓名的小说人物多达两三百之众。它们投射到人物形象、性格及作品的主题等较抽象的概念上,使人名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深刻领会小说人物姓名的深层含义,对于理解这部文学作品,以及了解中国姓名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而这种选择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而产生的
学位
作为日常对话中常见的话语现象,话语转换(Turn-taking)已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的重视,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Sacks等人在大量英文会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掌控会话中话语转换的系统。尽管该模式针对日常会话分析,但许多学者遵循该模式分析不同的语篇,例如新闻采访、法庭对话、课堂对话等,都能成功地阐释不同语类会话中的话语结构和会话特征。在现有文献中,分析话语转换在
期刊
期刊
英国传教士梅殿华的《道德经》译本行文流畅,理解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仍然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并且重新多次出版,与声名卓著的汉学家理雅格,亚瑟韦利等学者的译本一同展现在国内外读者的面前,无疑说明了其成功性。《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名著之一,在现代的中国和西方社会依然大放异彩,各种研究《道德经》的著作仍然盛行,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道德经》中
学位
期刊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特征。深受中西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英称谓语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汉语称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拟亲属称谓语,在英语称谓系统中很难寻觅到其准确的对应踪迹。由于拟亲属称谓语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势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种种困难。本文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基础,以《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拟亲属称谓语及其在四个英译本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