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细观机理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贯通节理岩体是岩体工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体。非贯通节理岩体的破坏通常是由节理扩展和岩桥破坏共同组成,整体的破坏特征表现为原生节理和自节理端部扩展的岩桥破坏面所组成的复合破坏面。在外荷载作用下,岩桥靠近节理面处会产生裂纹并向岩桥内部扩展,导致力学性质弱化。岩桥力学性质的弱化,本质上是岩桥内部微元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破坏,在岩桥内部形成微裂隙,微裂隙逐步连通直至破坏的力学过程。本文详细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非贯通节理岩体在理论方面、实验方面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离散元PFC(Particle Flow Code)颗粒流软件的理论基础,利用PFC2D5.0建立了非贯通节理岩体细观数值模型,再根据室内直剪试验剪切曲线与数值模拟试验得到剪切曲线拟合出的粘聚力和摩擦角进行比对,反复校准从而达到对细观参数标定的目的。根据直剪试验下非贯通节理岩体宏观破坏形态以及内部的细观破裂分析,分析不同的节理连通率、不同的节理起伏角度和不同法向应力等工况下的非贯通节理岩体随剪切过程各阶段强度:初裂强度、不稳定强度、峰值强度、残余强度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非贯通节理岩体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胀性。根据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得到非贯通节理岩体在不同的节理连通率、不同的节理起伏角度和不同法向应力等工况条件下剪切过程中试样裂纹的种类和分布状态,以及裂纹数目随剪切位移变化曲线。研究出不同连通率、不同形貌节理起伏角、不同法向应力工况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的细观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于交通工具的时速性,舒适性有很高的要求。高速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是影响高铁舒适度最直观的因素之一。本论文通过建立高速列车受电弓车的能量有限元模型,利用能量有限元的方法进行车内的噪声仿真分析。首先根据现场实验数据获取仿真所需要的外部激励源、仿真模型所需要的结构损耗因子、声腔吸声系数等参数,先建立一个简单的圆柱体能量有限元模型(EFEA),验
为了解决烤烟生育前期土壤有机氮矿化率较低,不能满足烤烟对氮的吸收这一问题,从黔西植烟土壤中筛选出氮代谢优势微生物制成复合菌剂,分别在黔西、威宁两地探究了原位与异位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件频繁发生,伴随产生的石油污染成为近海岸国家面临一项严峻的环境问题。研究表明石油中总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98%为烷基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地增长,促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和聚集。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其人口密度和地域空间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及周边州县的外来人口前来务工。由于现在国家出台了不限户籍异地就学的政策,可以保障外地的孩子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加上年轻的一代外出务工时更倾向于将孩子带在身边。于是随迁子女群体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扩大不断壮大,而学校作为儿童时期第二个重要成长场所,学校适应的好
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够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完成对交通的诱导与控制,减少城市拥堵程度、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高预测效果是该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选择交叉口区域路段为预测路段,预测方法选择深度学习理论中具有长期“记忆”能力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确定模型输入数据的构造形式,为此对交通流的时空特性分别作出分析:时
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土地的合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然而随着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土地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的桎梏。因此,亟需进一步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进行实证测度,据此探索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
利用9对nSSR引物和3对cpSSR引物,对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秋茄纯林和秋茄+白骨壤林的秋茄种群进行遗传结构、繁育系统、基因流和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纯
伴随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购买力的提升,全球汽车的数量大幅增加,随之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众多问题,由此出现了无人驾驶的研究热潮。在高等级无人驾驶车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全面适应极其复杂环境状态的情况下,针对大型公园观光游览、码头港口的货物搬运等特定场景下既定路径下的无人驾驶市场非常广阔。针对于此,本文建立了无人驾驶环境感知与车辆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开发了环境
由驾驶疲劳引发的事故常会导致重大人身伤害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在人-车-路复杂的动态系统中,驾驶疲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初对驾驶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驾驶人的睡眠节律、生理特性等内部因素,对道路环境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单调环境与驾驶疲劳之间的关系,分析驾驶员在单调环境下疲劳程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脑电仪、眼动仪等仪器在G109格尔木-青藏沿线开展自然驾驶实验,获取驾驶员的生、心理数据、驾驶行为数据及
近年来,因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控制理论角度对多智能体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