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空气质量恶化,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企业生产、社会运转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企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如:空气污染带来的企业限产停产、关停倒闭,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等。对此,企业如何在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开展企业生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成为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新时代下构建“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的重要课题。现有关企业生产的文献多从企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企业绩效等视角展开研究,鲜有从环境视角探讨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地理空间和非线性门限角度,重点分析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影响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及非线性门限效应,以便为开展污染治理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揭示了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构建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理论框架。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以及居民健康水平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空气污染会通过损害公众健康而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影响强度会随着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增加。(2)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分布特征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LP法测算得到30个省(市)的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基本是相同的,且均大于1,其总体变化趋势呈增长模式。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各个省(市)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总体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Moran’s I)、LISA空间集聚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特征。发现各个省市之间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并呈现出“高高”、“低低”集聚模式。(3)空气污染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别构建三种空间面板模型用于分析空气污染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三种空间面板模型发现:空气污染和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反向相关关系,即空气污染越严重,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越低,空气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就会降低0.0015%。由此可见,严重的空气污染的确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阻碍。同时,由于空气污染具有持续性和跨区域性特点,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每增加1%,相邻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也将增加0.8182%。(4)空气污染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关系。为进一步探究空气污染和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关系,构建了非线性门限面板模型来分析空气污染和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门限效应。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单一门限效应和双重门限效应。(5)基于空间和非线性门限视角,本文提出了绿色创新、技术升级、制度保障、合作共赢等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路径。首先要鼓励生产方式创新,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实现制造业全过程的绿色生产;其次要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联系;此外,要增强企业员工的健康保护意识,改善员工健康水平,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最后,加强政策引导,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