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金属表面微纳复合结构涂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打印钛(Ti)植入物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金属钽(Ta)具有优异的抗疲劳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它们都是生物惰性材料,在植入物和天然骨之间缺乏骨整合,迫切需要表面改性来改善种植体的表面形貌或化学成分以促进骨整合。本论文主要围绕选择性激光快速成型(SLM)医用钛合金Ti-6Al-4V(TC4)表面功能化展开研究,重点探索表面改性工艺对涂层生长特性、表面形貌、亲疏水性等的调控规律,以及仿生矿化机理模型和促成骨作用。具体而言:(1)通过微弧氧化和水热法在3D打印TC4表面制备了掺锶(Sr)的二氧化钛陶瓷涂层。涂层内部疏松多孔,并且含有生物活性元素Ca、P、Sr等,结合力高达39.4N,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5天后,能明显诱导磷灰石沉积,磷灰石主要由Ca(33.24 wt%)、P(16.95 wt%)和O(49.25 wt%)组成,钙磷比为1.69,接近羟基磷灰石(HA)理论比值1.67。涂层的超亲水性(接触角从56°减小到9.6°)是影响磷灰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与相同接触角和曲率半径的平面相比,微纳复合结构能吸收更多体积的SBF(第3章)。(2)经过化学蚀刻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3D打印TC4表面形成类似于生物矿化基质表面形态的仿生SrTiO3/TiO2异质结构。具体而言,首先在60℃条件下将TC4片置于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12h形成微米凹坑,随后在含0.3wt%氟化铵和2vol%去离子水的乙二醇溶液中阳极氧化20min生成纳米管,最后采用原位水热法引入功能离子Sr(4.22at%)。SrTiO3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良好的亲水性(7.6°)、粘附强度(10.51N)和耐腐蚀性(-0.32V)。涂层的羟基官能化表面有助于促进磷灰石的形核与生长,钙和磷从涂层释放到SBF中会导致样品附近溶液过饱和,从而加速磷灰石沉淀,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矿化能力(第4章)。(3)基于微弧氧化和水热处理在纯钽表面制备“皮质状”掺锌(1.35±0.3wt%)陶瓷涂层。电解液由0.03M葡萄糖酸钙、0.01Mβ-甘油磷酸二钠和0.02M葡萄糖酸锌组成。表面粗糙度(Ra)从钽的0.137μm增加到蠕虫状涂层的1.884μm,并以受控且持续的方式释放Ca、P和Zn离子。与此同时,涂层表现出高结合力(18.9N)、优异的耐腐蚀性和磷灰石诱导能力,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氧化物在电解质中的选择性溶解是“皮质状”微纳复合结构形成的关键,这也是与微弧氧化经典“火山口状”形貌的本质区别(第5章)。综上所述,通过调控3D打印功率、电解液组成、电参数等实现了三种微纳复合结构涂层的构建,其优异生物活性可能会在整形外科植入物中开辟潜在的应用。本文所揭示的微纳复合结构形成机制,微量功能元素的引入和生物活性的改善为金属表面功能化改性提供借鉴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推广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总人数高达2.9亿,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其中最为危重的类型。患者一旦突发STEMI,紧急就诊、尽早诊断并行急诊血运重建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为STEMI患者首选的再灌注策略
研究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目前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ymph Node Dissection,LND)。由于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结(Lymph Node,LN)转移的性质,LN的病理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目前这种评估是通过LND完成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5G技术已经逐渐普及,AI算法也在不断升级,很多汽车企业或通讯企业已经开始了对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试验,并对AI图像识别算法进行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逐渐靠近人们的生活。自动驾驶会给用户的驾驶习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会将传统的汽车驾驶变成简单地APP交互,由机械的操作汽车,逐渐变成了向AI发送指令,实现驾驶操作。用户的交互操作不同,会直接导致内饰设计产生根本性变
模具生产在工业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具有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可生产复杂形状零件等优点。热作模具在服役过程中经常受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及巨大的压力而产生疲劳裂纹,这种裂纹扩张往往是导致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生产大型零件的模具其价值可达数十万美元,如果能够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张,延长模具的寿命可以大幅度降低每件产品的成本。对模具表面施加预压应力是抑制裂纹扩展的有效手段,在预压应力的作用下,可
目前,汽车、航空等领域对于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仿生学为我们提供了设计轻质高强材料的思路。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优秀力学性能的生物组织结构,例如腔棘鱼鳞片的双螺旋布里刚结构、螳螂虾鳌棒的正弦-螺旋多区结构和红耳龟背甲的异质表皮三明治夹层结构,这些耦合结构让生物器官具备了抗冲击的特性,也为制造出优秀抗冲击性能的表皮和夹芯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玄武岩纤维这种天然无污染的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通
整车车内声谱形式是一个有价值的属性,为了达到既定的声谱目标,一套连贯的测试分析方法是必要的。为了了解声场中的源子系统是如何影响目标处的响应的,本文借助于基于功率的噪声衰减量(Power-Based Noise Reduction,PBNR)测试技术,采用能量叠加原理,将传递路径分析的方法(矢量叠加)类比地应用于汽车空气声的声源量化及贡献量分析中。通过逆矩阵法得到各声源的声功率,从实验的角度来说,是
近年来,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环保性、低成本在工程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尽管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环境影响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力学性能却不尽人意,各项性能通常低于合成材料。因此,将天然纤维与矿物纤维(如玄武岩纤维)混杂,可以拓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应用。将此作为一种解决思路,本文研究制备了玄武岩纤维混杂汉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以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保持较低的成本
近一年的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风貌。从病原发现,流行病学研究,病毒特性揭示,入侵机制阐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性研究;到防控策略的制定,诊断试剂、治疗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都需要向科学要答案。结构生物学在新冠病毒与受体互作及入侵机制的阐明,药物、抗体、疫苗的研发设计及优化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也将继续助力通用疫苗的研发,中国疫苗的科技自强。报告将从新冠疫
会议
碳酸盐型盐湖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其中富含锂、钾、硼资源。传统提钾工艺后期往往要面对钾钠复盐难以分离的窘境;锂、硼资源提取工艺则存在造价高、耗时长、工艺流程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碱金属碳酸(氢)盐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高压CO2碳化为核心的工艺流程,使原碳酸盐体系向碳酸氢盐体系转变,再辅以蒸发、萃取、热分解等多级步骤,以实现碳酸盐体系中锂、钾、硼资源的高效分离,提高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针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耐高温、强度模量高、天然无污染的无机纤维,并且可再生利用,同时也是我国重点关注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以玄武岩纤维为原材料的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相对于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更均匀,材料的整体性和可设计性更好,是一种在汽车应用领域具有很大潜力的高技术轻质结构材料。本文制备二维三轴玄武岩纤维编织复合材料试验样件,对其进行基础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