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和P38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骨骼肌凋亡中的作用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owusheng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通过ELISA法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含量,Real-Time RCR法检测Bcl-xl mRNA、Bak mRNA、Bad 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与p-P38蛋白表达,本实验阐明了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小鼠骨骼肌凋亡,可能与激活ERK和P38信号通路有关。   方法:   本实验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动物模型,将成年SPF级雄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NC组),造模组(HH组),每组16只。造模组小鼠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舱中(O2浓度为9.0%~11.0%,CO2浓度为5.0%~6.0%),每天8小时,每周6天,共4周,其余时间与对照组在同一室内(室温20~23℃,相对湿度50%~70%),对照组生活在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条件2组相同。在造模前后称量小鼠体重;光镜观察骨骼肌形态;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ELISA法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Bcl-xl mRNA、Bak mRNA和Bad 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P38与p-ERK蛋白表达。   结果:   (1)小鼠体重   造模4周后,对照组小鼠和造模组小鼠体重都增加;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体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骨骼肌形态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局部萎缩,脂肪沉积;   (3)骨骼肌线粒体结构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膜部分破坏,嵴排列紊乱,部分消失;   (4)骨骼肌细胞色素C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含量下降,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5)骨骼肌凋亡诱导因子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内凋亡诱导因子含量下降,胞浆内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6)骨骼肌Bcl-xl mRNA、Bak mRNA和Bad mRNA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Bcl-xl mRNA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k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7)骨骼肌p-ERK、p-P38蛋白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中p-ERK、p-P38表达增加。   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小鼠骨骼肌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参与了小鼠骨骼肌凋亡的过程;ERK和P38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改变Bcl-2家族中多种蛋白浓度,参与了该凋亡过程。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BMP-9通过BMP信号通路诱导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目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成体间质干细胞,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hBMSCs的成骨能力以及尿酸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
目的:探讨壮骨颗粒对动物模型骨折断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分泌与骨痂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雌雄各半。建立兔左前肢桡骨骨折模型,给予壮骨颗粒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2、4、8周进行骨切片骨痂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痂组织HIF-1α阳性细胞及X线片外骨痂和骨折线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壮骨颗粒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局部HIF-1α细胞阳性强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探讨心电图下后壁导联QRS波终末变形能否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标准。  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回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307例ICVD患者,其中脑梗死2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目的:研究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其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ABCB1基因C3435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耐药性癫痫(d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过去关注较多的是其经典的运动症状,由于其非运动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其非运动症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日间嗜睡是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 TLR2)、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88, MyD8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腔内血栓发生率及临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均较高。心腔内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扩大、心内膜面改变、心肌运动减弱、血流淤滞、心律失常、血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