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其为临床上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以及寻找食管鳞状细胞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临床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7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FOXC2的表达情况,分析FOX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分化、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膜上无FOXC2的表达,而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1%(54/70)和64.3%(45/70);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FOXC2仅在细胞核中表达,阳性率为50%(35/70),而在细胞膜及细胞浆中无表达。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核和细胞浆中的表达浓度与癌细胞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分化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   结论:1.FOXC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2.FOXC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具有相关性。3.FOXC2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263例接受圆锥动脉干畸形—期手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遗传性综合征型及合并拷贝数变异对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期根治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消化系肿瘤中,胰腺癌因其独有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胰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在美国,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第4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胰腺癌因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
目的:最新研究报道HATCH评分是阵发性心房颤动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预测指标之一,基于其能够反映房颤的维持基质,本实验旨在评价HATCH评分对心房颤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后复发的预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SD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的预防作用。   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空白三组,每组8
目的:观察OPCAB术后24h内H-FABP、IMA的变化规律,探讨H-FABP、IMA在OPCAB围术期心肌梗死(PMI)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对OPCAB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选取1
第一部分、BMP-9通过BMP信号通路诱导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目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成体间质干细胞,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
目的:探讨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hBMSCs的成骨能力以及尿酸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骨髓
目的:探讨壮骨颗粒对动物模型骨折断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分泌与骨痂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雌雄各半。建立兔左前肢桡骨骨折模型,给予壮骨颗粒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2、4、8周进行骨切片骨痂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痂组织HIF-1α阳性细胞及X线片外骨痂和骨折线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壮骨颗粒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局部HIF-1α细胞阳性强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探讨心电图下后壁导联QRS波终末变形能否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定标准。  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回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307例ICVD患者,其中脑梗死2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