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肢体淋巴水肿ICG淋巴造影和皮肤微淋巴管病理学改变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淋巴水肿过程中皮肤微淋巴管病理学改变和ICG影像学改变。方法对44例淋巴水肿患者(原发性淋巴水肿30例,继发性淋巴水肿14例)行皮肤活检术,切取足背或上臂腹侧全层皮肤,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n=8),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平滑肌标志物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计算每位病人α-SMA~+淋巴管%(α-SMA~+淋巴管数/淋巴管总数)、淋巴管密度、管腔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吲哚菁绿淋巴造影(Indocyanine green lymphography)检查淋巴管功能。结果39例淋巴水肿病人皮肤微淋巴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肌化”改变。在真皮浅层,原发、继发性淋巴水肿病人组α-SMA~+淋巴管%分别为25.46%、48.71%(中位数),而对照组淋巴管未见平滑肌细胞;在真皮深层,原发、继发性淋巴水肿病人组α-SMA~+淋巴管%分别为64.38%、67.17%(中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5%)p<0.01,两病人组管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于健肢线性淋巴管的影像学表现,淋巴水肿肢体呈现出延迟的淋巴系统显影及真皮反流的荧光影像。结论皮肤微淋巴管“肌化”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肢体淋巴水肿过程中的重要病理改变,亦为真皮反流影像的病理学基础。“去肌化”可能成为新治疗靶点之一。ICG淋巴造影敏感度高、安全可靠,适合作为诊断淋巴水肿的初筛检查。
其他文献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以下简称SCS结构)属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个分枝,由外侧的双钢板和中间的混凝土组合而成。钢板间设置的对穿型钢或对穿钢筋,使得组合结构发挥良好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产业工人始终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出台,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和工作指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临
电力二次系统是保护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大量告警常常使管理员无从下手,自动处理告警并提取攻击是智能电网面临的重要问题。已有的安全事件分析技术大多针对互联网设计,不同的告警形式和可靠性需求都使其难以在电网中直接适用。除此之外,当前攻击预测研究大多针对流量数据进行,少量基于攻击链的研究也较简单,效果欠佳,可移植性不强。为此本文提出了电力二次系统多步攻击检测模型和分别基于自注意力和模型融合的攻击预测模型
退行性瓣膜疾病常发于老年犬,常发品种为博美、迷你贵宾、吉娃娃犬和北京犬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甚至发生晕厥。听诊可发现不同级别的心杂音。目前对于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YKL-40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承德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62例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n=62),其中再根据冠状动脉SYNTAXⅠ评分将ACS组分为冠状动脉SYNTAXⅠ评分低分组(以下简称低分组,n=24)、冠状动脉SYNTAXⅠ评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被认为是研究活体生物生理学、新陈代谢和分子合成途径的最灵敏的、非侵入式技术。其通过探测生物体内放射性示踪剂分布,可定量计算生物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随着临床PET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对临床疾病早期检测、疾病分期及疗效评估等至关重要。增加轴向FOV是当前PET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长轴的一个重要的优势是提升系统灵敏度,降低探测器扫描时间。通过稀疏化探测器模块,从而提升轴向FOV是一
目的:探讨胆汁酸膜受体TGR5的表达与胆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分析胆管癌组织中TGR5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部战区总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中小规模的站房开始兴建,人们对出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以中型铁路站房为研究对象,调研进站客流情况,分析公共区空间特点。根据实际需求,本文提出将实名制验票、安检、防爆检查均设在站房室内的中型铁路站房公共区平面布局设计思路,并对该布局的空调节能潜力与热舒适性进行分析。为研究铁路客运站进站空间布局、进站流程、服务时间及服务能力等信息,本文对现有已建成运营的大中型铁
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石油、化工、核能、海洋、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评估不锈钢材料的在役使用性能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在特殊环境下服役的不锈钢材料,主要采用无损检测的手段进行性能评估。热电势(TEP)可以用于精细地表征不锈钢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因此热电势无损检测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技术。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相比,TEP检测的优势在于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更加灵敏,测量相对简单快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