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救助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贫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救助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的到了较好的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救助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项救助制度日渐完善,救助范围(城市低保、城镇“三无”、农村“五保”、重度残疾、特困精神病人等)和补助标准逐步扩大和提高。然而,就目前形势下我国现行的医疗救助制度仍不健全,大部分社会困难群体仍游离于救助范围之外,其医疗问题得不到基本保障,尤其是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患病群众因为医疗费用上的花费负担而得不到妥善的救治。因而有必要针对当前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具体研究山东省内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从而提出适合本省实际的解决措施及方法,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本文通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具体研究山东省内部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探究解决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原理,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法归纳出山东省内部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和政策建议。希望以此来弥补之前我省在大病医疗救助研究方面所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一章。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我省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总体现状以及救助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重重问题。在概述了医疗救助体系以及模式的选择问题后,进一步提出对于医疗救助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针对目前居民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提出需要切实改善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满足居民医疗需求,实现困难群众妥善救治。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国际上在医疗救助相关概念界定,救助分类方式,以及救助模式选择上进行了了解,结合国内目前学者对大病医疗救助相关概念、救助模式的研究,对我省大病医疗救助问题的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该部分对本文所要用到的贫困、社会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具体救助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提出本文研究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如贫困恶性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第三部分包含文章的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第三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实地调研得出我省居民在大病医疗救助过程中所关注的主要医疗救助因素,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对我省大病医疗救助的所存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论证研究。最终得出各要素在我省居民大病医疗救助需求所占的比重以相关关系,进而对结论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之后,根据得到的研究现状,在第四章研究得出我省在大病医疗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最终得出的我省大病医疗救助可及性低的原因。第五章,再对大病医疗救助现状、问题、原因的研究之后,针对大病医疗救助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与方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几部分的分析,在对我省大病医疗救助存在原因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之后,得出我省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之后尝试提出我省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