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虎皮病致病因子筛选及代谢规律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zq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虎皮病是苹果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苹果的经济价值,但其发病机理目前还存在争议。本实验以国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Guoguang)为实验材料,通过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运用代谢组学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方法分析筛选了苹果贮藏期间蜡质和挥发性成分中的虎皮病的致病因子,并研究了与虎皮病密切相关的α-法尼烯、抗氧化能力及其对乙烯和1-MCP处理的响应规律。此外,实验还对不同虎皮病发病程度的表皮蜡质、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虎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在苹果表皮蜡质成分中,乙烯促进了酯类和烯类物质的合成,而1-MCP则起抑制作用;从蜡质组成来看,与虎皮病相关性最高的物质依次是烷类、醛类和醇类,其中,十二醛是与虎皮病相关性最高的物质。(2)乙烯促进了苹果挥发性成分中的酯类、醇类物质的合成,而1-MCP则起到抑制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挥发性成分中烷类和醇类是与苹果虎皮病相关性最高的物质;此外,虎皮病与醛类和酯类以及烯类也有相关性。(3)乙烯降低了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TA)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并促进了果实的呼吸作用、乙烯释放速率、丙二醛(MDA)和细胞膜透性以及酚类物质的代谢;乙烯促进了α-法尼烯和6-甲基-5-庚烯-2-酮(MHO)的合成以及编码合成α-法尼烯合酶的基因MdAFS1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虎皮病的发病,即乙烯促进了果实的衰老,而1-MCP的作用与乙烯恰好相反,对苹果的贮藏起到了保鲜的作用;另外本实验还发现苹果虎皮病与α-法尼烯和MHO有密切的相关性。(4)虎皮病的发病程度对苹果硬度、SSC、TA无明显影响。果皮蜡质成分中的5-丁基壬烷、十六烷的含量随虎皮病发病程度的升高而减少;挥发性物质中的6-十一胺和2,2-二甲基丁烷的含量随着虎皮病发病程度的升高而增加;且虎皮病影响了挥发性成分中的胺类物质的含量,随着发病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含量均有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对表皮蜡质成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α-法尼烯与虎皮病的发病程度的相关性很高。
其他文献
本课题对半湿法玉米胚进行挤压膨化预处理,通过压力、扭矩等指标确定挤压机是否达到稳态挤压状态从而优化出最优螺杆参数;在最优螺杆参数前提下建立动力学方程得出最优浸提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没有对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法律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此引申的消费问题仍然存在,对于知假买假现象的评价参差不齐,其本质在于
专色配色印刷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然而在我国自动计算机配色系统并未普及,多数工厂的专色配色依然依靠人工经验,主要原因在于自主研发国内配色系统
目的研究妊娠期间性激素与瘦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在 180例不同孕周的妇女中 ,按孕周分为 <2 0周组 ,2 0~ 2 3周组 ,2 4~ 2 7周组 ,≥ 2 8周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
<正> 按照这次国际住房研讨会安排的研讨内容,特对中国的住房观念作以下初步探讨。一、中国古代的住房观念在开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几位伟人中,有一个被后代子孙称颂为有巢
面条作为我国人民的传统食物,其加工制作工艺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生鲜湿面条开始进入市场,但其保鲜、
<正>近年来,献血志愿服务已成为各地增强献血宣传招募效能,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强化组织管理,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也成了献血志愿服务组织关注的
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是煤炭。煤矿生产中,瓦斯爆炸,瓦斯突出事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如何安全抽放开采瓦斯是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钻孔法抽采瓦斯是现阶段我国治理瓦
本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译文,原文节选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教授的著作《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第二部分是一篇论文,对第一部分所采用的翻译
<正>分式的乘除运算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同学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会产生一些常见错误,这里进行归类分析,希望同学们能避免错误,走出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