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南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良林业资源。河南新县是我国油茶分布区的北缘地区,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北缘油茶林地土壤养分与南方油茶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新县油茶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全面了解区域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现状,掌握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区域变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油茶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南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良林业资源。河南新县是我国油茶分布区的北缘地区,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北缘油茶林地土壤养分与南方油茶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新县油茶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全面了解区域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现状,掌握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区域变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油茶林地养分管理,对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助力脱贫致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新县北缘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针对新县油茶资源分布特征,在全县不同区域不同立地油茶林设置调查样地,采用国外先进的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影响区域油茶生长发育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并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等技术,分析新县油茶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通过养分与区域环境的相关分析,探讨影响新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旨在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新县油茶林土壤培肥,地力维持,养分管理,低产林改造等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县油茶林土壤整体呈酸性,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黄壤。土壤有效磷、有效镁含量变化幅度大、偏斜系数高、变异性强,在空间上分布极不稳定。根据ASI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标准,新县油茶林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镁低等级水平占比高,有效铁、有效锰高等级水平占比高,其它养分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缺乏。(2)新县油茶林土壤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空间变异完全由随机因素如人为施肥、耕作等引起,大部分养分在470-3040 m中小尺度变程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和格局,结构性变异大于随机变异。分数维值表明土壤有效锌、硝态氮、有效硼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均匀,全氮、速效钾、全钾相对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混乱。(3)新县油茶林土壤养分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为p H与活性酸,有效硫与有效钙、有效镁含量高低值分布规律相反,有机质、硝态氮、氨态氮、全氮含量高低分布规律相似。全氮分别在缓坡、阴坡、半阴坡、海拔500-600 m林地土壤表现含量更为丰富,有效钙、有效镁表现与之相反。全钾分别在缓坡、阴坡、半阴坡、海拔100-200 m处表现为含量更为丰富,全磷表现与之相反,这可能与区域降雨、地形、温度等有一定的关系。(4)新县不同区域山区油茶林土壤均表现为Fe、Mn含量丰富,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均为N、P、Mg、K、Ca等养分元素。部分区域油茶林土壤S、Cu、Zn养分元素表现为主要限制因子。各区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相对养分亏缺临界值的缺乏程度表现不同。东部山区养分限制因子排序为Mg>N>P>K>Ca>Zn>S>Cu>B,西部山区为N>S>Cu>P>Mg>K>B>Zn>Ca;南部山区为N>P>Zn>K>S>Cu>Mg>B>Ca;北部山区为P>N>Mg>S>K>Zn>Ca>Cu>B;中部山区P>Mg>N>Ca>K>S>Cu>Zn>B。因此,在油茶经营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区域林地的养分管理。在东部、北部、中部山区油茶林需优先考虑施加N、P、Mg肥,西部山区油茶林需要考虑增施S、Cu中微量元素肥、南部山区油茶林可优先考虑施加N、P肥和增施Zn肥。(5)新县油茶林土壤养分之间除有效硼、有效磷、全钾在土壤养分环境中处于相对独立赋存的状态外,其它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此外,土壤容重、土壤颗粒大小、海拔高度为土壤养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油茶新造林区域选择上应避免砂粒含量多的区域,注意土壤紧实度及海拔高度对养分的影响。综上所述,在新县油茶林养分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增施氮肥,磷肥和镁肥,控制和减少铁、锰等含量丰富养分元素的毒害作用。针对养分限制因子排序以及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按限制因子排序、按区域、按需求、按油茶林类型补充养分,做到养分的综合平衡、精准施肥。同时注重养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油茶习性选地选品种,采取科学的措施培肥油茶林土壤,实现油茶林可持续经营。
其他文献
基层政府绩效评价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政府行政水平的好坏,而行政水平又是影响基层政府能否服务好基层群众的重要因素。基层政府绩效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目前绩效管理的现状如何,对管理服务工作及其行政结果做出相应评价,帮助基层政府对自身绩效实施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对绩效评价结论进行分析可以使绩效管理水平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从而倒逼公共服务优化和政府责任增强。了解基层政府绩效评价状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
高温环境下铝化物涂层与基体间的元素互扩散是导致涂层失效的重要原因,而在铝化物涂层和基体间加入一层扩散障可以起到抑制元素互扩散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复合电沉积+渗铝
开都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是新疆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和南疆重要的水源保证,其下游的焉耆盆地也是新疆重要绿洲农业区。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绿洲的扩张促使流域内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激增导致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开都河注入博斯腾湖的水量锐减,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情况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开都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
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现有环境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针对部分村庄村民自治虚化、弱化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多次要求“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村民自发探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的方法。山西省蒲县黎掌村村民自治在运行过程当中面临重重障碍。具体表现为村民在民主决策、民主参与的过程中缺乏信任基础、参与效率较低、利益联结程度较松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稳定同位素的分馏过程,氢氧稳定同位素是水文学中常用的两种同位素示踪剂,其对环境要素的变化状况极为敏锐,因此能够及时记录和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被学界称为水的“指纹”,广泛的应用于降水来源、水循环过程与大气环流的研究中。在影响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的诸多因素中,水汽源区变化首先影响着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状况,水汽团运移过程与降水区环境特征都是其基础上,对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再塑
建筑色彩在城市面貌中占有着重要位置,能反映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大连市俄罗斯风情街是我国首条具备俄罗斯传统风格的商业步行街,其规划年代距今较久,街道色彩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自然”视角出发,对大连市俄罗斯风情街进行色彩设计研究,以建筑色彩作为研究主体,总结大连俄罗斯风情街色彩存在的问题,探讨“自然”的特色街区色彩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寻求“自然”色彩的搭配法则,探寻“自然”设计观视角下的建筑色彩形成原
小型农业作业机(Small Agricultural Machinery,SAM)因其轻巧灵活的特点在狭小复杂的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流程的细化与农户作业要求的提高,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SAM产品快速定制能为SAM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但也会导致个性化与利润间的矛盾。文章针对小型农业作业机模块化产品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演化展开研究,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SAM企业模块化转型指南,帮助构建
“全域旅游”的理念自2008年被提出,也逐渐被广泛认同。“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在2017年被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全域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板块。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倡导,城市快速路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连接点,其景观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城市快速路的迅猛建设,虽然更加方便了人们往返于城市与旅游景区之间,但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使城市快速路整体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