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砂叶螨的无性(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在气温升高情况下生命表重要参数如何变化对于预测此种害虫在气候变暖时的种群变化趋势和成灾风险具有一定意义;而不同寄主植物如何影响该虫繁殖策略适应性变化则为我们田间防治害虫提供新思路。本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高温和低温不同处理,观察了从单头雌成螨产卵到下一代成螨出现,各阶段的孵化率,存活率,各阶段历期,计算比较代际成螨增殖率及日成雄螨增殖率等指标;也观察了从成螨(配对)产卵到下一代成螨出现,各阶段的孵化率,存活率,雌性比及各阶段历期,计算比较代际雌螨增殖率及日雌增殖率等指标;此外,试验对比研究了朱砂叶螨在大豆和黄瓜上种群的动态,各自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殖产卵,孵化直至羽化的各阶段存活率和种群动态等。结果显示:首先,孤雌生殖在低温和高温下的特点为:1)日产卵量相近,产卵历期低温下较长,产卵天数低温下较多,单雌产卵总量低温下较多;发育历期孵化期低温较长,而幼螨,若螨期相当,死亡率在低温下较高。2)在低温下每雌繁殖一代(孤雌生殖)产生11雄,需要23.21天(包括产卵前期、卵期、幼螨、若螨期及产卵历期),在高温下每代每雌产生9.1雄,需要18.74天。3)比较日增殖率,则低温下指数为0.474,高温下指数为0.486。另外,有性生殖1)低温下,每雌产生21.9粒卵;孵化率75%,初孵幼螨为16.4;幼螨期存活率97.2%,存活数为15.9;一龄若螨存活率91.7%,存活数为14.6;二龄若螨存活率100%,成螨存活数为14.6;低温雌比71.4%,则低温下代际雌螨增殖率为10.4,耗时22.95日;日雌增殖率0.453。2)高温繁殖率:15.6粒卵;孵化率75%,初孵幼螨为11.7;幼螨期存活率92.2%,存活数为10.8;一龄若螨存活率90.2%,存活数为9.7;二龄若螨存活率96.1%,成螨存活数为9.4;高温雌比85.4%,高温下代际雌螨增殖率为8.0,耗时17.68日;日雌增值率为0.452。最后,不同寄主植物试验表明,在两种作物上朱砂叶螨种群的整体动态相似;产卵前期,孤雌生殖在大豆和黄瓜上的表现相似,为有性生殖的1/3;单雌产卵量在大豆上孤雌生殖较高,其它三种情况相近较少;大豆上孤雌生殖的产卵峰期维持较长时间,其它三种情况相近较短;卵孵化率相似,仅黄瓜上孤雌生殖略高于有性生殖;两种作物上孤雌生殖的雌雄比为1.5左右,有性生殖的雌雄比则为0.5左右。结论:首先,低温和高温下孤雌生殖的“日增殖率”相近,即朱砂叶螨在气温上升时种群(无性生殖方式)增殖力表现非常稳定,由此带来的成灾风险依然比较大。另外,在低温和高温下日雌螨增殖率相近,即朱砂叶螨在气温上升时种群(有性生殖方式)增殖力表现非常稳定,成灾风险依然比较大。最后,朱砂叶螨在大豆上孤雌生殖各项繁殖指标占尽优势,产卵前期短,产卵量高,后来的各阶段存活率高,成虫的雌雄比高;说明朱砂叶螨在大豆上更易成灾,机制在于朱砂叶螨在大豆上的孤雌生殖策略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