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风筝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意义,成为具有官方色彩的有章法、有规范的风筝体育文化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它不仅被广泛地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大踏步地跨入艺术的殿堂,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然而,与蓬勃发展的风筝实践活动相比,当前学界对风筝艺术的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只是将风筝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注重对这一艺术作品自身包括其源流、造型、体裁、绘画、制作技艺等方面的研究,或者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地域涉及风筝艺术与民间社会生活的联系,而缺乏整体上的对风筝艺术作为生活的民艺的研究,从而割裂了风筝艺术与自然、经济、社会的联系,缩小了风筝艺术的时空张力。另外,虽然风筝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已有成果对于今天如何去保护和开发利用风筝文化涉及不多。随着风筝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及其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凸显,急需对风筝文化的内涵及其保护利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论上的提升,以进一步弘扬和传播风筝文化。本文采用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风筝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研究,以较全面地把握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开发措施,从而深化对风筝文化的理论研究。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论的思想应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在生态学完成了它的人文转向和文化学为了适应研究需要而借鉴生态学方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反映了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由分立、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文化生态学把系统论思想引入对文化的研究中,注重研究文化事项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并通过这种研究探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生态学的整体观和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对风筝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文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优势。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风筝文化进行研究,在思维逻辑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风筝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是广义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各种人工创造的文化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环境等;二是风筝文化如何与系统协调,持续发展下去。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对风筝文化的研究。首先是风筝文化与环境的关系。风筝的历史演变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形态由飞行器到带有巫术性质的娱乐工具,再到纯粹的文化、体育、娱乐器具,主要功能从实用到娱乐,再到产业发展载体,都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风筝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不是平面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展开的。在纵向的时间延续传承中,风筝依靠家族传承和谱诀传承两个体系实现其代代相继;在横向的空间延展传播中,由于各个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风筝的各个流派。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及社会制度的不同,使中西方风筝形成不同的发展轨迹,在艺术特点上也迥然有别。风筝在民间文化系统中产生、发展、传承、传播,与民间文化系统中的相关要素如民俗、民间文学、民间绘画等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特质,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以系统的观点来看,风筝自身各个要素也反映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是使风筝具有独特品格而不同于其他民艺品物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风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平衡与失衡理论,今天风筝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已发生改变,风筝文化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才能使风筝文化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使之得以传承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对风筝各文化因子的保护达到文化的多样化共存共生,通过开发利用使文化获得更新再生,最终使各文化因子在协调状态下传承下去并达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认识风筝文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发展中保护、整体文化生态保护的原则,从理念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分别制定相应措施对风筝文化加以保护。遗产的开发利用永远是为遗产的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开发利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风筝文化的开发利用是风筝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手段。对风筝的开发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现代风筝制造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文化产业是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的结语部分将文化生态学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相对比,提出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并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角度出发,将风筝文化思想总结为“四合”,“四通”,既是对全文的内容总结和理论升华,又揭示了以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风筝文化的内在依据。
其他文献
贵州大学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钾钙肥的生产方法”是一种利用不溶性含钾岩石生产钾钙肥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钾钙肥含有有效氧化钾(K2O)4%~7%,有效氧化钙(CaO)25%~35%,有效氧化硅(Si
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到了创纪录的2.1亿,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媒介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媒介形态、传播渠道渐趋融合。这些都为媒介研究提供
由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范杜森植物园游客中心,从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在形式和功能上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地实现了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平衡,展现了
以机载平台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比较了非线性优化算法(NLI)和线性迭代算法(LI)在微波层析云液态水空间分布时的反演效率。在NLI中采用有限内存的BFGS算法对非线性目标函数
近年来,由于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诸如生物质之类的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以期实现生物质的清洁、高效利用。由于生物质碱性物含量较大,熔融温度较低,且软化温度
在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的基础上,引进滴灌技术,解决大豆在生长发育期间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本试验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进行滴水施肥和不滴水施肥处理,在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现代性趋势,一是启蒙现代性,一是审美现代性,前者表现为主体性和理性化的确立,及其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制约;而后者则在美学与艺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及加强信息安全性,保证电子信息的完整性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数字签名算法应运
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于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的新型吸附材料。由于其孔径分布窄、微孔丰富、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独特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主要体现于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始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