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混煤的灰熔融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诸如生物质之类的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以期实现生物质的清洁、高效利用。由于生物质碱性物含量较大,熔融温度较低,且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相差较小,致使生物质锅炉及生物质混煤燃烧锅炉易发生积灰、结渣和腐蚀等问题,因此研究生物质及生物质混煤的灰熔融特性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会加快解决生物质能发电锅炉的积灰、腐蚀和结焦等问题,促使我国尽快具备生物质能发电系列锅炉的生产、研发和设计能力。首先,本文在TGA/SDTA851e热分析系统上,对麦秆、稻秆、玉米秆、棉秆、花生壳、杨木屑、酒糟和造纸废液浓缩颗粒等8种生物质的灰熔融特性做了试验研究。由于各种生物质灰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差异性,所以通过热分析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熔融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碳酸盐和硫酸盐的分解以及碱金属氧化物和碱金属盐的蒸发是造成生物质灰升温失重的主要原因。DSC曲线的吸热峰多是由于碳酸盐分解和碱金属的硅酸盐和硅铝酸盐熔融造成的。根据生物质灰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灰熔融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构造的失重率函数能较好的反映出生物质灰中各种元素化合物的失重规律,方程的线性相关性好,回归效果显著。其次,本文在YX-HRD灰熔融性测定仪上研究了生物质以不同配比混煤时对灰熔融特征温度的影响规律。由于煤的灰分含量比生物质的灰分含量大,所以生物质混煤灰熔融特性在小配比范围内基本体现了煤灰的成分特点和熔融特性。随着生物质配比的增加,生物质混煤灰熔融特征温度与配比之间在总体上是呈现非线性的关系,但是在部分配比范围内可出现近似线性关系。通过单生物质混煤的灰熔融性试验研究发现,在小配比范围内生物质降低煤灰熔融特征温度能力的排序为:(稻秆、麦秆)>(玉米杆、酒糟、棉秆)>(杨木屑、花生壳)。在双生物质混煤的灰熔融性试验中研究发现,双生物质对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的影响基本体现了两种生物质的共同作用。通过添加剂对生物质灰熔融性的影响试验,验证了灰熔融特征温度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SiO2对了灰熔融特征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当含量过高时易发生烧结现象。CaO和MgO对麦秆灰在小配比范围内起到了“骨架”作用,而当配比过大时灰熔融性特征温度增加明显。根据得到的在不同配比下生物质混煤灰熔融特征温度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灰组分与特征温度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由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由11个灰组分变量合并得到的5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本文分别采用普通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生物质混煤灰熔融特征温度进行了建模,用190组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学习,用8组测试数据对网络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网络仿真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普通径向基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预测结果满足误差要求,适合用来对生物质配煤灰熔融特征温度进行建模预测。
其他文献
近日,有媒体曝出河北、山东等地蔬菜批发市场中贩卖的白菜喷洒了甲醛溶液,将其作为白菜防腐的特殊保鲜剂。不少市民"谈醛色变",甲醛再次受到关注。作者查阅相关标准和文献,就
邮政运输是邮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邮政赖以传递邮件实现实物空间转移的物质基础,是决定邮政企业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其中,邮政运输网络是运输环节得以顺利快速实
吡咯环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激励人们不断改进和探讨新的方法合成吡咯环。酮肟和乙炔在强碱性介质中作用得到吡咯和N-乙烯基吡咯的反应被称为Trofimov反应,历经三十多年,至今一直是
随着计算机和Intranet/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大规模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蓬勃兴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同时也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政务体制改革、
针对研究的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处理实验输出图形、获取图线坐标值、使图形数字化的过程,通过对一构件振动位移测试结果图形的处理,证明此方法取点密集、返回坐标值精确
目的: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配合夏凌养阴方治疗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肺癌患者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每次0.6 g,每日3次,饭后服,21 d为1个周期;夏凌养阴方水煎,每次150
贵州大学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钾钙肥的生产方法”是一种利用不溶性含钾岩石生产钾钙肥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钾钙肥含有有效氧化钾(K2O)4%~7%,有效氧化钙(CaO)25%~35%,有效氧化硅(Si
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到了创纪录的2.1亿,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媒介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媒介形态、传播渠道渐趋融合。这些都为媒介研究提供
由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范杜森植物园游客中心,从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在形式和功能上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地实现了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平衡,展现了
以机载平台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比较了非线性优化算法(NLI)和线性迭代算法(LI)在微波层析云液态水空间分布时的反演效率。在NLI中采用有限内存的BFGS算法对非线性目标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