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病隙碎笔》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no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隙碎笔》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继《我与地坛》之后又一部散文力作。全书分为6部分,共243节,主要描写的是史铁生在疾病间隙对生与死、残疾与爱情、文学与写作、苦难与信仰、灵魂与肉体、物质与精神等人生重大命题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一部成功的哲思散文集,《病隙碎笔》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史铁生散文作品的研究数量虽多,但对《病隙碎笔》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仅有的一些论文也都是从文学理论、美学或哲学角度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修辞学角度对《病隙碎笔》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本文以广义修辞学和西方新修辞学理论为指导,力图对史铁生《病隙碎笔》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修辞学分析,以期达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深化人们对《病隙碎笔》艺术价值的认识,使人们更为全面地欣赏和评价这部散文集。本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史铁生散文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第二章,主要从词句层面,分析《病隙碎笔》的话语建构,具体分析《病隙碎笔》的语言艺术;第三章,主要从篇章层面,系统分析《病隙碎笔》的文本修辞建构,分为对话模式和隐喻式叙事模式;第四章,深入分析《病隙碎笔》的精神建构。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病隙碎笔》的修辞艺术,并肯定其研究价值。本文希望通过从修辞学角度对《病隙碎笔》进行以上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病隙碎笔》在修辞艺术上是一部成功的散文集,有着很高的语言艺术鉴赏价值。
其他文献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发病率占全球癌症第八位、致死率占第六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EC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基于核四极矩共振进行爆炸物探测,不但可以检测爆炸物的有无,还可以判断是哪种爆炸物,在反恐怖安全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科研项目开展基于核四极矩共振的爆炸物探
本文通过对琵琶音色的历史探究和技巧理论分析,探讨琵琶演奏中基本音色和变化音色的表现技巧以及基本音色和变化音色的艺术性处理。具体以琵琶文曲、武曲、现代创作曲、以及协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孕育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而每种音乐形式都具备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目前已有一部分音乐瑰宝遭到遗忘与丢失,而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学习与传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在南方经济林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湖北省地处油
研究背景: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NAMPT),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补救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这是哺乳动物合成NAD的主要途径
情感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一种纯粹的心理体验,它还反映个体的价值追求。情感中的价值倾向是随着个体价值意识的觉醒而逐渐形成的,因而从完整生命的发展角
背景和目的: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在成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居第二位,且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多年来应用分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出现了学生因体质差而在升旗仪式、军训、体育运动中昏倒、晕厥、甚至死亡的案例。这使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感学生体质下降的紧迫感,这也一次次地暴露出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