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肺组织中Smad3及PPAR-γ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新生大鼠建立急性高氧性的肺损伤模型并使用罗格列酮进行干预且和正常新生大鼠进行对比:1.观察与比较各实验组动物其一般情况以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2.探究各实验组的肺组织内Smad3及PPAR-γ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Smad3及PPAR-γ于急性高氧性的肺损伤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3.探讨罗格列酮是否发挥对急性高氧性的肺损伤起到的保护作用,对临床防治新生儿高氧性肺损伤来说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8只出生满48小时的新生SD大鼠(雌雄均可),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三组:I组--空气组;II组--高氧组(高氧+生理盐水);III组--罗格列酮干预组(高氧+罗格列酮);I组新生大鼠置于常压空气中饲养。II组、III组新生大鼠置于氧浓度维持在90-95%的氧箱中饲养。III组于实验第一天起每日灌喂罗格列酮(3mg/kg)。I组与II组于实验第一天起每日灌喂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按实验时间点分为1天、3天、7天三个亚组,每组于各实验时间点分别随机选取12只实验鼠,处死后取材并完成下述指标的检测:(1)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含量;(2)选取左肺并称其湿重和干重,算出肺湿/干重比;(3)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情况:选取右上肺对其进行病理切片以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4)肺组织Smad3及PPAR-γ蛋白及m RNA的含量测定:选取肺组织匀浆并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其蛋白含量分别加以测定;另选取取部分肺组织进行RNA提取,采用RT-PCR法对其m RNA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1.各组实验动物一般情况观察:I组中的实验动物精神状态佳,皮毛光泽正常,饮食正常,活动灵活,无死亡。II组中的实验动物高氧暴露1天时精神状态好,皮毛光泽可,进食可,离氧后无呼吸困难表现。高氧暴露三天后实验动物精神尚可,皮毛光泽较前变差,进食较差,脱离氧气后呼吸频率加快。高氧暴露七天时实验动物精神萎靡,皮毛光泽差,少吃少动,离氧后出现呼吸急促,个别死亡。III组的实验动物一般情况较II组有改善。2.肺组织病理学改变:I组大鼠各时相肺组织结构规整,肺泡大小均一、肺泡腔内无炎症反应。II组实验动物于高氧暴露1天时可见肺泡结构完整,肺泡内可见少许红细胞,无明显渗出;3天后可见肺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红细胞、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肺间隔断裂,肺泡腔扩大;7天时则肺组织出现明显液体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内出血,肺间质水肿明显加重,部分肺间隔增宽变形,结构紊乱。III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泡腔内液体渗出,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较II组明显减轻。3.肺组织湿/干重比(W/D):实验1天时,各组实验动物的肺组织W/D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3天、7天时,II组实验动物的肺组织W/D较Ⅰ组有升高(P<0.01),III组实验动物的肺组织W/D较II组有降低(P<0.01)。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总蛋白(TP)含量测定:实验1天时,三组实验动物BLAF中T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3天及7天时,II组实验动物的BLAF中TP含量明显高于Ⅰ组(P<0.01),而III组的BLAF中TP含量则明显低于II组(P<0.01)。5.肺组织中Smad3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各组实验动物肺组织中的Smad3、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实验第1天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第3天及第7天时,II组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较I组有明显升高(P<0.01),II组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较I组有明显下降(P<0.01)。III组肺组织中的PPAR-γ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I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肺组织中Smad3及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本实验中,通过RT-PCR方法检测显示:各组实验动物肺组织中的Smad3、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在实验第1天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第3天及第7天时,II组Smad3的m RNA表达水平较I组有明显升高(P<0.01),II组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较I组有明显下降(P<0.01)。III组肺组织中的PPAR-γ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I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暴露于高浓度氧气中一定时间对新生大鼠肺组织有损伤作用,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肺组织局部充血水肿、炎症渗出、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数目减少、呼吸功能受损、氧依赖性增强。(2)急性高氧性的肺损伤新生大鼠模型,其肺组织中Smad3的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较之正常肺组织出现明显的升高,与肺损伤的程度相符;而PPAR-γ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较之正常肺组织表现出明显下降,与肺损伤的程度负相关。(3)罗格列酮(RGZ)可经过上调PPAR-γ的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达到肺损伤程度减轻的目的,使其对高氧性的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和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百科之母”,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以优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逐步走进各学科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应用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做中学”理念,注重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为了更适应新的教学目标,我们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做了新的探索,互动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师生间的提问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鼓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构建课堂互动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1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探究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学追求的目标。新课改的实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要进行有效性的教学,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促进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
本文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择期
本专题研究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已经应用了几十年的、以刚体力学平衡为基础的极限平衡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开发新的基本参数试验、采集方法和更为符合矿山边坡实际情况的稳定分析方
摘 要:目前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涌现了一大批新兴技术,“新工科”的概念成为当下的热词。但是反观一些传统课程如《拖拉机构造学》,所述对象还是较为普通的拖拉机形式,无法与当今智能农机的发展趋势结合。本研究通过在课堂中增加相关新兴技术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拓宽理论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进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完成新工科背景下的拖拉机构造学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设计;汽车拖拉
基于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文书学视角出发,对宣誓文书展开深入研究。抗战时期,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分散化、多样化向统一化、规范化发展演变,包括宣誓人、见证人、宣誓内容、宣
落实作为执行的基本价值目标追求,是推动所有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行为学上的管理能力就是用硬权力让别人或被领导者去落实的过程与能力,而治理意义上的管理能力则是用
摘 要:语文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施教,从而挖掘语文课程的潜力。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施行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方法,兴趣必先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兴趣让语文课程芳香四溢。兴趣是语文老师上好语文课的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热情;自信心;鼓励;质疑  语文课程的每个实施过程都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从讲台上走下来,进行开放
摘 要:文章积极探索编程教育在青少年阶段的更多模式,结合国家政策背景与教育现状,以游戏化学习为理论基础,面向初中学生并结合其知识能力水平,分析将Python编程语言教学活动与沙盒游戏Minecraft相结合的可行性,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游戏在教育上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编程教育;Python语言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致辞道: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