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5-2019年布鲁氏菌病时空聚集性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及预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甘肃省2015-2019年布鲁氏菌病的时空聚集性,明确其高风险聚集时段和区域,进一步探讨高风险聚集区域中永昌县和靖远县各气象因素对布鲁氏菌病发病的暴露效应和滞后效应,并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布鲁氏菌病发病趋势,为甘肃省进一步开展积极有效的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甘肃省各区县布鲁氏菌病月报告发病资料,以及同期永昌县和靖远县月平均气象资料。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探讨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病的时空聚集性。在高风险聚集区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西北部地区的永昌县和中部地区的靖远县作为研究地点,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筛选出两地与布鲁氏菌病发病相关的气象变量,通过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别探讨气象因素对永昌县和靖远县布鲁氏菌病发病的暴露效应和滞后效应。在永昌县建立基于历史病例数和气象因素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根据R~2和RMSE等指标评价模型对布鲁氏菌病的预测效果。结果1.对甘肃省2015-2019年布鲁氏菌病发病进行线性趋势检验(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结果显示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5)。布鲁氏菌病发病曲线有明显的周期性趋势,发病大高峰为4-7月,小高峰为9-10月。2.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5-2019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病Moran’s I值分别为0.442、0.422、0.368、0.418、0.483;Z值分别为5.47、6.11、5.78、7.00、7.25(P均<0.01),甘肃省各年发病均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5年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及中部地区,2016年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及中西部地区,2017-2019年均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15-2019年低低聚集区主要位于东南部。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9年甘肃省共探测出4个不同等级的聚集区域(P<0.05),一级聚集区包含16个区县,聚集时段为2018-2019年;二级聚集区包含20个区县,聚集时段为2015-2016年;三级聚集区包含7个区县,聚集时段为2015年;四级聚集区包含1个区县,聚集时段为2019年。3.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永昌县月平均气温与布鲁氏菌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平均气温为20.5°C滞后0天时,RR值最大,为1.60(95%CI,1.130-2.265);平均气温为-11°C,滞后0天时,RR值最小,为0.53(95%CI,0.336-0.849)。4.永昌县月平均风速与布鲁氏菌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W型,风速为2m/s滞后0天时RR值最小,为0.19(95%CI,0.049-0.788)。5.永昌县、靖远县月平均气压与布鲁氏菌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均呈倒V型。永昌县平均气压为790.5h Pa滞后1月时RR值最大,为1.12(95%CI,1.008-1.246);平均气压为806.5h Pa滞后2月时RR值最小,为0.11(95%CI,0.025-0.497)。靖远县平均气压为857h Pa滞后2个月时RR值最大,为1.58(95%CI,1.153-2.171);平均气压为861.5h Pa滞后2个月时RR值最小,为0.84(95%CI,0.737-0.977)。6.靖远县月平均日照时长与布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S型,日照时长为305h滞后2个月时,RR值最大,为1.80(95%CI,1.123-2.875);日照时长为295h滞后0天时,RR值最小,为0.69(95%CI,0.487-0.991)。7.靖远县月平均相对湿度与布鲁氏菌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反J型,相对湿度为36%滞后1.5月时RR值最大,为1.41(95%CI,1.008-1.962);相对湿度为68%滞后0天时RR值最小,为0.68(95%CI,0.474-0.997)。8.永昌县布病预测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中训练集的R~2和RMSE分别为0.903、1.609;测试集的R~2和RMSE分别为0.802和3.015,SARIMA模型中的R~2和RMSE分别为0.530、7.008。结论1.2015-2019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趋势,发病大高峰出现在夏季,小高峰出现在秋季。2.2015-2019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病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高发聚集区逐渐从甘肃省中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其中永昌县、民勤县、凉州区、平川区等为主要聚集区,是甘肃省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点区域。3.永昌地区月平均气温与布鲁氏菌病发病的非线性关系呈J形,与平均风速呈W形。靖远地区相对湿度与布鲁氏菌病发病的非线性关系呈反J型,与日照时长呈S型。两地布鲁氏菌病发病与平均气压均呈倒V形。两地气象因素对布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存在滞后效应。4.在布病预测方面,基于历史病例数和气象因素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其他文献
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是符合我国“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建设离网风光储氢工业园区,能够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降低电网建设压力。现有制氢园区规划中广泛采用基于典型日或典型场景的规划方法,在缺乏大电网支撑的离网园区规划中对全年风光波动与生产模拟结果表征存在偏差,而基于全年8760小时进行生产模拟则引入海量变量与约束,模型求解困难。因此,该文针对离网风光储氢园区规划方法展开研究
期刊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尚无国际上认可的人用布鲁氏菌疫苗,动物布鲁氏菌疫苗在近几十年布鲁氏菌病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论文综述了布鲁氏菌鞭毛的组成结构和鞭毛蛋白的作用与功能、毒力因子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布鲁氏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为全面评价氢电混合动力船舶的碳减排能力,提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动力系统能量流模型;然后,计算实船营运工况下的耗氢量和耗电量,进而得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后,针对不同电能来源和氢气来源,对碳排放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某内河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柴油动力系统,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一个营运周期内可以减少30.24%的碳排放
期刊
为提高风光资源的利用率,电解水制氢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氢能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风光波动性的影响。由此,提出考虑平抑风光波动的碱性-质子交换膜(alkaline-protonexchangemembrane, ALK-PEM)电解制氢系统容量优化模型。首先,为降低风光瞬时功率波动对电解制氢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采用EMD算法分析原始风电和光伏功率的瞬时波动特性,并经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
期刊
学位
氢冶金是钢铁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变革性技术,对工业部门深度脱碳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的钢铁产能占全国的4%,是中国钢铁产能布局较多的地区,钢铁行业能耗在全省终端能耗中的占比为4.6%,碳排放在全省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7%,因此钢铁行业深度脱碳将直接影响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广东省是全国最早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的省份,多种制氢路线的研发和示范已有许多实际案例。分析广东省2020—203
期刊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并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动物患病会引发生殖系统疾病,对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人类患病则会引发慢性感染,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布鲁氏菌的感染周期和致病能力主要依赖其在细胞内的生存方式。布鲁氏菌进入细胞后会形成含布鲁氏菌的液泡(Brucella containing vacuoles,BCVs),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T4SS)通过分泌效
学位
本文提出一种惯导系统辅助卫星导航完好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卫星导航/惯导紧组合工作模式,利用组合滤波器残差来构造检验统计量进行完好性检测。同时在卡尔曼滤波器有效残差检验的基础上,增加速度检测模块对完好性检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够提高卫星导航系统对渐变误差等多种误差的检测能力,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法在卫星导航完好性检测方面的性能提升效果。
期刊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外膜蛋白作为布鲁氏菌重要毒力因子,不仅在宿主感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还是布鲁氏菌潜在免疫原和保护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免疫应答,可作为布鲁氏菌的诊断抗原和新型疫苗靶点。本文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布鲁氏菌的实验室诊断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为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犬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从兰州市城关区动物医疗机构和兰州市流浪动物救助站共采集犬血清343份,采用光滑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粗糙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通用型胶体金检测法和光滑型胶体金检测法进行检测,对4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血清进行通用型快速PCR复检;对光滑型虎红平板和粗糙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出的阳性血清再分别进行光滑型试管凝集试验和粗糙型试管凝集试验复检。结果表明,4种方法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