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散货船LNG储罐喷射火灾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能源LNG因其低污染、高热值的特点开始作为船舶动力的替代能源,混合动力散货船由此产生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LNG以储罐的形式储存在甲板尾部,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产生泄漏发生喷射火灾。因此,本文对混合动力散货船喷射火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希望有助于针对混合动力散货船喷射火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措施。本文以某3000t级混合动力散货船为研究对象,运用FDS火灾动态模拟软件对LNG储罐发生泄漏引起喷射火灾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首先,以研究对象为基础,运用FDS构建喷射火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然后,研究了泄漏孔的方向、大小和形状对喷射火灾特性的影响;最后,探究了泄漏孔与相邻舱室间隔距离和风速对喷射火灾的影响。从热辐射强度和伤害半径比较分析Thornton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喷射火模型的有效性。泄漏孔的方向竖直向上时,喷射火灾对船舶各方面影响不大。泄漏孔的方向水平向右时,喷射火受到相邻舱室侧壁的阻挡,对相邻舱室的破坏力最大,影响范围较大。泄漏孔的方向竖直向下时,喷射火受到甲板的阻挡,影响范围最大,对相邻舱室的破坏力较大。泄漏孔的形状为方形时,随着面积的增加,不论泄漏孔的方向如何,喷射火火焰分布范围、烟尘弥漫状况、温度高于60℃的分布区域和相邻舱室壁面温度都会呈现增高变大的趋势,相邻舱室内烟尘质量浓度和温度变化情况受泄漏孔的方向影响。当泄漏孔的面积一定时,长条形泄漏孔相比于方形泄漏孔喷射火各方面参数的变化受泄漏孔的方向影响。当泄漏孔的方向水平向右,形状为方形,面积为0.04m~2时,泄漏孔与相邻舱室侧壁相距1.5m~2.5m时,喷射火灾对相邻舱室的影响较小。风的作用使得喷射火影响范围向船头方向延伸,舱室内烟尘质量浓度和温度以及舱室壁面温度会出现明显的增加。
其他文献
车削加工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切削加工方法。通过对车削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可为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从而在满足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能提高车削加工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刀具的磨损程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分析了车刀模型的轴向振动稳定性问题。车刀作为一个一端由机床固定的连续体,在切削力作用下可能会因为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再生型颤振现象。本文分别建立了单自由度、二自由度、三自由度和九自由度的无阻尼
艾·巴·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是著名美国犹太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以书写东欧犹太人世界著称。《卢布林的魔术师》《冤家,一个爱情故事》《童爱》作为其代表作,分别
目的(1)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男性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2)观察PCD男性不育患者通过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结局。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铁磁性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对材料的机械特性进行及时有效地检测。电磁超声检测技术由于其检测原理和独特的优势,可通过超声波信号对被测铁磁性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状态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基于电磁超声换能器对铁磁性材料机械特性参数的检测进行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1)研究了电磁超声的工作机理,分别对基于洛伦兹力和磁致伸缩效应机理产生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诞生与日益发展成熟,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获得了世界各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青睐。相较于一般的航天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在再入大气的过程中
背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因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准确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NIPT主要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无细胞DNA(cfDNA)来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印染废水污染问题,以明胶(GEL)、蒙脱土(MMT)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插层法制备GEL/MMT复合材料。利用阳离子染料结晶紫、阴离子染料酸性红18和非离子染料分散红3B模拟染料废水,考察GEL/MMT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吸附时间、温度、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性能,同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吸附等温模型和扩散模型,并且对GEL/MMT复合材料吸附三种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和血浆中的miR-421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在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探究miR-421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评估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子宫畸形因其解剖结构的异常往往会影响妊娠结局,如早产、剖宫产率高、胎儿生长受限等。对于子宫畸形的分类,不同的医师学会机构对于其包含的类型及定义并
研究阅读困难儿童的汉字和面孔认知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孔和汉字是两种最常见的专家化的刺激。近年来国内外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对面孔和汉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