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土地处理关键因子的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显示出了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污水土地处理法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土壤中的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方法,以同时实现污水的“处理”与“回用”两大个功能,达到污水的净化以及水、肥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利用。 本文以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土壤的作用为研究重点,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不同类型土样对COD的吸附量,通过户外动态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土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各个相关因子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1) 在不考虑植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说明土壤在处理有机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土壤粒径越小,其对COD<,cr>值的吸附量越大。本试验粒径范围<2mm的不同级配土壤对COD<,cr>的吸附量为0.520-0.996mg/g。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土柱渗滤作用对COD的去除率在缓慢增加。土壤粒径与土壤渗滤作用对COD的去除率呈现线形关系。 (3)污水土柱渗滤过程中,淹水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有很大影响。在淹水初期,土柱渗滤作用对COD去除率较高,达到75%;4-5天后,COD去除率明显下降,达到60%。因此,连续淹水时间一般不要超过5天。 (4)土柱渗滤对污染物浓度低的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对污染物浓度高的污水。因此,高浓度污水应经过预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5)随着土样厚度的增加,各个粒径范围的土壤渗滤作用对污水COD去除率均在不断增加。土壤渗滤作用对COD的去除率与土层厚度呈负二阶方程的关系。土层厚度在120cm以下,COD去除率明显较低。因此,土壤渗滤介质土层厚度取120cm,既能保证系统出水水质,也能降低工程投资费用。 (6)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土壤渗滤作用对污水COD去除率在不断降低。土壤渗滤作用对COD的去除率(Y)与淹水深度(h)呈现乘幂的关系:Y=m h<-n>(0.4,其相关系数 R<2>=0.9806。 (8)在进水水质相同的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层厚度(T)、土壤粒径范围(d)、淹水深度(h)。
其他文献
在参与学习环境对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活动影响的研究中,我更关注自己设计并营造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儿童学习科学的影响。在感受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指南针一课的教学案例中,我反思了教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谈起学习历史,学生们常发这样的感慨或牢骚:“那么多年代,那么多地名,那么多人物,那么多事件,学起来有趣,记起来费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现今我国的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大,很多公路项目工程不断建设,我国公路运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条件下,为确保公路运行有序性以及安全性,一定要建设良好的路政管理环境.目前
液氯消毒导致给水输配管网中产生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以天津某高校校园管网和实验室模拟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以保障饮用水
各向异性胶体粒子是具有非对称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新颖胶体材料。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技术应用中,各向异性胶体粒子都备受关注。在众多的各向异性胶体粒子中,凹陷状粒子是高分子胶体材料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其特殊形貌,凹陷状粒子在定向自组装、Pickering乳液和靶向结合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凹陷状胶体粒子的合成方法已有报道,但这些方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合成步骤复杂、产量低、粒子尺寸均匀性
钕掺杂钛酸铋(Bi4-xNdxTi3O12)以其高剩余极化强度、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和介电响应快等优点,成为人们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通过把溶胶凝胶工艺和纳米孔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全新的使用环境要求电源不但有长续航能力,还能对其进行压、弯、拉、卷甚至折叠操作。作为目前综合性能最优的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LIBs)被视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首选电源体系。但传统制造中所用铜、铝等金属极集流体与非金属的活性物质界面结合差,电池难于进行压、弯、拉、卷等操作;另一方面,金属高密度属性增加了重量,使电池能量密度降低。针对目前实际,本研究基
蛋白药物具有分子量大及空间结构复杂的特点,稳定性差,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的存在下极易失活,故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本论文针对传统高分子微球蛋白载药系统的不足,对微球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