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根治性膀胱癌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及其切除术后的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根据其相关性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评估CT、MRI预测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7.1.1至2018.12.31间所有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淋巴结清扫的膀胱癌患者,且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清扫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术前CT及MRI的报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膀胱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的相关性,并根据其相关性对以后患者的治疗方式作出最适合的选择;评估术前CT、MRI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精准性,指导术中淋巴清扫范围。[结果]收集到159例膀胱癌患者的平均年龄64.5±7.3岁,男139例,女20例,术后明确淋巴结病理阳性有26例,通过对术后瘤体组织病理和清扫的淋巴结进行分析,认为膀胱癌淋巴结的转移与其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有相关性;术前CT、MRI能对膀胱癌进行分期、分级,术前均可预测膀胱肿瘤淋巴结转移,但是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不同。[结论]通过本回顾性研究证实,低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极少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在病理分期为T1期就可能出现淋巴结的转移,且病理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就越高,两者呈正相关;而对于术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MRI明显优于CT,且术前MRI能对膀胱肿瘤作出较准确的分期,故建议将MRI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尽可能预测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