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一国的教育,从课程标准入手,既能够清楚该国对学科教育的基本规定,又能够把握其在学科教育方面反映出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本文是对中国新世纪所颁行的历史课程标准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所颁行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分析;同时,对现今我国历史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新世纪我国历史课程标准”。本章对1949年建国后我国历史课程和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脉络做了梳理,阐述了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分析出新世纪我国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新世纪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历史学科的王朝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但是,标准存在过分强调教育理念;实际操作的规定叙述不明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衔接等问题。 第二章,“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本章首先论述美国建国后历史课程的发展状况,然后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作了评介;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总结出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与课程内容的差别;着重突出了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存在专业学术性太强;主体内容打破按年代顺序讲授编年史的惯例,用主题作为教学对象,割断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过分强调社会实用性等问题。 第三章,“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本章对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了比较:相同点是两国在课程结构上都包括导言、内容学习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等;在主体内容上都突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都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同点是:在结构上,美国的标准分为两大部分“幼儿园—4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和5—12年级的美国史与世界史课程标准”,是以历史为主糅合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大历史教育”。而在中国的标准中,初中采用“板块—主题”式课程体系;高中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由选修课与必修课构成。在主体内容表述上,美国采用“描述”式的语言,而我国在内容标准描述方面却不翔实。同时本章对以下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历史学科体系不应该完全放弃;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可操作的规范,必需进一步明晰化;学习评价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做虚。 我国新世纪历史课程标准应该如何完善,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提出自己的思考。在课程改革中,关注世界范围的改革,整理并借鉴各国有益成果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