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司法适用问题浅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盗窃罪是世界各国均普遍高发的犯罪,对其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以及对其刑事理论的研究,对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司法实践经验,通过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关于盗窃罪的法律规定在司法适用中所遇到的较为突出的三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提出了本人的观点。这三个突出的问题是:多次盗窃的认定问题、盗窃既未遂的认定问题和盗窃数额认定问题。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多次盗窃的认定问题。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这一解释不仅“有形式化、绝对化之嫌”①,而且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该解释的理解亦并不明确,该解释应理解为封闭性(排他性)解释还是列举性(非排他性)解释?即“多次盗窃”仅指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还是并非仅指这两种?这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行为人在一年内实施了两次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或者一年内实施扒窃、入户盗窃以外的盗窃行为三次以上的,每次的盗窃数额均达不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数次行为累计达到或者超过了“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及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不构成犯罪的。但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有悖于刑法的立法本意;问题之三,行为人已受过的行政处罚能否作为多次盗窃中的情形再给予刑事处罚,实践中有所争议,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别对待。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盗窃罪的既未遂问题。理论界对于既未遂的判断存在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等②。在司法实践界,相关争议比前述观点更多(容文中详述),那么在实践中到底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盗窃行为发生的场所、空间以及标的物体积等又与行为既未遂的判断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笔者将结合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同时,盗窃未遂案件中情节的认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亦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不应仅以数额来予以衡量。本文第三章主要探讨盗窃罪数额的认定问题。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盗窃数额的认定有详尽细致的解释和规定,但在实践中,仍会出现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首先,是否所有涉案财物均需要进行价格评估鉴定,盗窃违禁品应当如何定罪处罚?其次,涉案财物价格评估鉴定的程序、方式、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规范和细化,如沸沸扬扬的天价葡萄一案,初期的价格评估就是运用了成本法来进行的评估,它的身价就是天价,后期案件的不起诉则是依据的第二次市场法得出的评估结论,物品价值尚不足最低刑事诉讼标准,二者相差之大可想而知,作为这个案件的亲身经历者,笔者认为应当采用成本法来作为价格评估鉴定的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是一个具体而又实在的问题,传统画论特别是宋以前的画论,常常是把“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等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以此评判人物画作的品位
公交车辆调度可以分为线路调度和区域调度,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公交企业资源组织围绕的最小单位,一个是线路,一个是多条线路组成的一个区域,其中公交车辆线路调度是公交调度的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急性脑出血预后的有关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病例692例,病程为3个月以内。按照全国第4届
当今全球信息化与网络化推动了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前沿城市,在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获得的巨大成就,在人类
目的急性脊髓损伤是外科中常见的损伤,后果严重且恢复困难。急性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继发性损伤扩大了损伤范围,加重了损伤程度,是脊髓损伤后影响脊髓修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GL)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
目的研究耐药基因检测在初次复治肺结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初次复治时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浓缩集菌抗酸染色阳性的肺结核
目的:论证左归丸含药血清抗MC3T3-E1细胞凋亡的机制与其调控Cx43表达及功能有关。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正常A组、对照B组、左归丸含药血清C组。后两组采用血清饥饿法诱导细胞
本文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产生的大量的提前还船纠纷为背景,主要是解决在船舶租用合同项下,承租人提前还船所产生的损害赔偿法律问题。同时结合航运和司法实践,运用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