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 DVE)又名鸭瘟(Duck plague),是由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引起的鸭、鹅等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血管损伤、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病变、实质性器官退行性病变,各种年龄的禽均可发病。目前,DEV基因组末端及大部分基因结构特征尚不为人们所知,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针对病毒基因的功能及病毒在机体细胞、组织中的复制机理、感染过程以及机体抗病毒感染机制等多方面的研究。
为研究鸭肠炎病毒基因组末端的组成与结构,本研究根据疱疹病毒复制机理,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两段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对引物扩增的重叠序列部分完全一致。该段序列G+C含量高达75%,含有大量直接和反向重复序列,并发现四个末端特征序列,分别为具有回文结构的α序列,包含两测末端接合位点的β序列,高度保守序列的γ序列和AnTn序列。将该序列与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伪狂犬病毒(PRV)末端序列比较,证实所得到的序列为鸭肠炎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这些特征序列的发现对进一步了解DEV复制机制有很大帮助。
根据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次报告,鸭肠炎病毒的分类地位仍未确定,本研究在成功构建鸭肠炎病毒基因库的基础上,选取UL2、UL5、UL9、UL18、UL19、UL23、UL25、UL29、UL30、UL39、UL40、UL52、US3、US4、US5、US6、US7、US8共18种基因对鸭肠炎病毒与a疱疹病毒亚科成员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其中11种基因包括UL5、UL9、UL18、UL19、UL23、UL30、UL39、UL52、US3、US6、US7、US8的编码产物进化树表明鸭肠炎病毒与马立克病毒属的马立克病毒、火鸡疱疹病毒的进化关系相近;UL2、UL19和US5编码产物与水痘病毒属接近;UL25和UL29基因进化树表明鸭肠炎病毒与a疱疹病毒亚科中单纯疱疹病毒属或者水痘病毒属的亲缘关系较近;UL40和US4基因的进化树表明鸭肠炎病毒与a疱疹病毒亚科其它成员进化关系相对较远,属于一个独立分支;US8编码产物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由此提出将鸭肠炎病毒归于α-疱疹病毒亚科中单独一新属。本研究为鸭肠炎病毒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