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联合口服逍遥丸与单纯口服逍遥丸对肝郁脾虚型痤疮患者的皮损评分、中医相关证候、生活质量以及复发情况的影响,对比此两种方法的疗效,探究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与痤疮皮损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三焦针法”的治病机理,为治疗肝郁脾虚型痤疮提供临床参考意见。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逍遥丸,一次8丸,一日3次,4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女性患者经期停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三焦针法”,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正式结束后,观察并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中医相关证候评分、痤疮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的差异,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进行评估,探讨痤疮患者生活质量与痤疮皮损之间的关系。结果:1.基线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以及治疗前皮损积分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2.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经数据分析提示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3.改良的痤疮疗效综合评分(GAG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GAGS评分均较前下降,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的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oL-Acne):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评分均较前上升,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肉拟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的痤疮疗效综合评分差值与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值的相关性分析:对照组皮损评分差值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值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662),治疗组呈高度负相关关系(r=-0.9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复发率: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焦针法”联合口服逍遥丸在减少肝郁脾虚型痤疮患者的皮损,改善其中医相关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逍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