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拥有超过7千万的户籍人口,其农村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但这一绝对优势却未能转化成相对利益,全省农村目前尚有超过1千万的剩余劳动力亟需转移和安置。所以,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以此来加快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统筹河北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的新农村建设,破解全省资本和土地稀缺的发展瓶颈,实现河北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国际视角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之下,优化全球劳动力资源配置,调剂余缺,实现各国劳动力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东南亚、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亟需来自境外的劳动力以补充本国劳动力的不足;从国内的情况看,农村服务业、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这三条传统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功能正在不断弱化,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市)都开始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行业,以缓解金融危机给出口和引进FDI①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从河北省内情况看,2009年,全省对外劳务派出10295人,全国排名第12位,仅占全国的2.3%,这与全国排名第六,总人口超过7千万的省情极不相称。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对外劳务输出是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必然选择,拓展河北的对外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全省对外劳务输出规模,引导农民走出国门显得必要而紧迫。故此,本文以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为研究对象,从实际调查出发,概括梳理出河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特征。从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和河北省的整体发展战略,详细论述河北省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后,文章以河北省对外劳务输出发展滞后的外在表现为切入点,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国际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力、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深入探讨其根源所在,为寻求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的现实路径提供依据。最后,本文结合制约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国际、国内和省内诸多因素,从政府、企业和农民个人三个层面,为河北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更好的发展对外劳务输出,以及在对外劳务输出的过程中更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有针对性地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着力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述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厘定相关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括与评述。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其发展对外劳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第五章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第六章在借鉴国内外和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思路。最后为文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