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7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是直流微电网的并网接口单元,对控制直流母线和大电网的能量流动、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流微电网系统采用多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并联结构可以提高系统冗余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目前,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的并联控制策略是目前直流微电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先对各类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单相电压型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对并网变换器的三种正弦波脉宽调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选取了双极性调制SPWM作为调制方法,建立了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的开关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平均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对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调制方法分析的正确性。介绍了三种传统的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并联控制方法,并着重分析了下垂控制输出电流均分与电压调整率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下垂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局变量,并引入积分环节,实现了各变换器的功率精确分配而不受线路参数的影响,通过引入平均输出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偏移,探讨了二次纹波电流对并联系统功率控制的影响,引入低通滤波器,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和电压对并网电流畸变率的影响。通过推导系统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分布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稳定性,综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给出了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SIM中搭建了含2台双向AC/DC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在不同的工况下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本文设计了含两台并联双向AC/DC并网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主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的整体结构以及重要子程序的流程图,并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传统下垂控制和本文所提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案对直流侧电压和功率均分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可同时提高功率均分效果和直流侧电压调整率,表明了本文理论研究和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其他文献
飞播造林技术的应用, 为我国林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起到了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防沙治沙等重要作用, 而且间接为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我国幅员辽阔,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吸入的发病因素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1 136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一、对公司使用的"三剂"进行详细调查我公司历来对原材料管理比较重视,在程序文件中对其的分类、供方评价过程、采购、验收和储存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原材料进行A、B、C
介绍了某IGCC电厂机组的发电流程和该电厂空分系统的工艺流程。针对机组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的空分系统负荷控制处于操作员手动模式的现状,分析空分装置的运行特点,提出从空压机
根据黄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 ,通过多种方法处理 ,得到有关断裂的信息并求取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 .经过与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地质资料的对比和综合分析 ,认为朝鲜
作为宣传媒介,美术类刊物在20世纪80年代起发挥了重要的文艺传播作用。文章主要以《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等美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梳理美术类刊物的创刊、复刊与改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通气手段,主要是通过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呼吸道通畅,在急重症患者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可不同程度破坏患者呼
介绍了英国中学化学实验教材《Classic Chemistry Experiments(经典化学实验)》,并分析了这些案例的特点:实验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操作技法多样,注重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数据
介绍了由固定式无杆活塞缸驱动的增力夹紧机构及其优越性,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理论、实际夹紧力和力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
介绍了由杠杆和铰杆组成的基于无杆活塞缸的双向对中夹紧装置,在说明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输出力和增力系数的计算公式。相对于传统的夹具,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