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运动成绩的不断更新,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越来越受广大体育研究者的高度瞩目,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们不断地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此时出现新型的训练方法—弹力带训练,它作为体能训练中特殊的阻力训练,通过克服运动员自身重量的弹性和动态阻力,运动员可以在训练中自行的掌控阻力,能够有效的通过增加肌肉的维度和力量来促进肌肉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由此弹力带的经济、简便、实效性得到国内外从事体育工作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但在我国弹力带训练运用的不是很广泛,目前较成熟的弹力带训练多数应用于国内外国家队、专业体工队等较高层面的训练;少体校、高校等业余训练由于缺乏弹力带训练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器材设施等原因使得弹力带在这一层面停留在较低的训练水平中。再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弹力带训练在游泳、皮划艇等项目中运用较多,在田径中尤其是撑杆跳高项目中有运用,而在短跑项目中的运用基本没有,即使有些文献中写到弹力带训练也只是宏观的概括,没有将运用到弹力带训练和专项技术特点联系起来,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作用较小;所以结合以上因素探究适用于专项技术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才可以使弹力带训练应用的范围更广、对短跑训练的提高帮助更大。本文拟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云南师范大学校队体育学院田径短跑100米专项训练二级水平的6名运动员进行弹力带训练,所采取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手段是结合短跑专项技术特点的设计实施的,经过为期16周的弹力带训练,对运动员训练前后途中跑专项技术、专项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是为了找到与短跑专项联系紧密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手段。本文的研究结果为:1、从短跑途中跑专项技术运动学分析后得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支撑腿着地瞬间与离地瞬间下肢各关节的角度、摆动腿前摆髋关节与膝关节角度、着地点距髋关节投影点距离、躯干与水平面夹角、上肢前后臂摆动角度这几个途中跑专项技术中,对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弹力带训练在短跑途中跑中的应用,使运动员途中跑各项专项技术趋于合理,得出,通过与短跑途中跑专项技术结合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手段,不仅不断完善了运动员在高速跑中的途中跑专项技术,还有效的提高了短跑的运动成绩。2、在对训练前、训练后100米成绩的变化分析以及各专项技术提高幅度分析中:通过弹力带训练结合短跑途中跑专项技术的训练方法手段,使得运动员各项专项技术提高幅度明显,因而训练后100米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此可以得出:通过在短跑途中跑中运用弹力带训练的方法手段,有效的促进了运动员短跑专项成绩的提高。3、通过对训练前后100米成绩和步数进行统计分析,训练后运动员100相训练前100米成绩要好,步数得到了减小,说明,训练后相对训练前的步频更快,得出,通过在短跑途中跑训练中实施弹力带训练,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步长,且相对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步频,使步长与步频协调配合,短跑的技术更加合理,提高了跑速。在短跑途中跑训练中运用结合专项特征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手段,不仅使运动员训练后的各个短跑专项技术特征能够符合比赛时专项技术动作的需要,还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短跑专项运动成绩,这种能够符合专项运动需要的弹力带训练方法手段,让运动员在高速跑中将途中跑专项技术发挥的更加经济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