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 PPT)是一种尖锐湿疣的治疗良药,更是多类抗癌药物的合成前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鬼臼毒素主要来源于鬼臼类植物的提取,但较多结构类似物的存在,传统的精制纯化工艺繁杂,且产率低,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分子印迹膜(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s, MIMs)兼具分子印迹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的双重优点,选择性高且能耗低,在物质识别和分离纯化中表现出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潜在优势,已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中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子印迹膜技术应用于鬼臼毒素的分离和纯化,制备了鬼臼毒素分子印迹复合膜(PPT-MIMs),对其性能和应用进行了考察。具体工作和结果如下: 1、PPT-MIMs的制备 (1)以鬼臼毒素为模板分子,采用Hyperchem8.0分子模拟软件优化出较优功能单体,采用紫外示差光谱法及实验验证计算模拟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优化出的最佳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AM)。 (2)采用表面接枝法制备 PPT-MIMs,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AM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模板(1 mmol)、单体与交联剂的摩尔比例为1:4:12,PVDF微孔滤膜为基膜,5 mL的乙腈中浸泡5 min,于60℃的真空烘箱里热聚合24 h所制备的印迹复合膜性能最好。 2、PPT-MIMs的性能表征 (1)研究了制备的MIMs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孔隙率。结果表明,MIMs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且孔隙率大于非印迹复合膜。扫描电镜对印迹复合膜表面做了表征,红外光谱则验证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基团间存在氢键作用力。 (2)研究了MIMs对鬼臼毒素的结合量、吸附模型、单一组分渗透、多组分的选择性渗透及吸附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鬼臼毒素有较高的吸附性,符合 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复合膜中的特异性识别位点是鬼臼毒素被优先吸附的动力,能将鬼臼毒素与结构类似物分离开;在25℃时,MIMs与鬼臼毒素的结合属自发进行。 3、PPT-MIMs的应用 将MIMs应用于含PPT约为70%粗品中,考察其对复杂体系中PPT的分离能力。结果显示,经MIMs的渗透作用后,透过液中鬼臼毒素相对百分含量提至90%,可重复使用至少5次,说明印迹复合膜对复杂体系中的鬼臼毒素具有纯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