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滥伐林木罪定罪量刑规定的完善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作为物质本身具有经济价值,而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最重要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虽然当前我国已意识到森林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也已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对森林资源予以保护,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仍不乐观。我国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形式主要表现为滥伐林木罪和盗伐林木罪。而与盗伐林木罪相比,滥伐林木罪对林木资源的破坏性更大、更持久,恢复难度也更大。因此为了保障人类生态环境的安全,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对滥伐林木犯罪行为予以制止。目前我国刑法中关于滥伐林木罪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对此本文以江西省滥伐林木罪的裁判为例,对滥伐林木罪定罪量刑方面的司法实践进行了数据化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滥伐林木罪定罪量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本文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章滥伐林木罪概述。通过对滥伐林木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进行分析阐述,从理论上对该罪进行整体的把握。第二章滥伐林木罪在定罪量刑方面的司法实践分析。以江西省滥伐林木罪的裁判为基准,对滥伐林木数量和刑罚措施方式采用进行统计分析。第三章滥伐林木罪在定罪量刑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江西省滥伐林木罪案件裁判结果的分析,总结滥伐林木罪在定罪量刑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完善滥伐林木罪定罪量刑规定的建议。主要从完善定罪量刑和处罚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2009年恒安针对东北市场推出安乐超凡入渗30片组合装卫生巾产品。该产品面向中低消费人群,凭借安乐产品的可靠质量和价格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本文承接《锺惺七律的创作技法》一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手段专门论述明代“竟陵派”诗人谭元春(1586—1637)七言律诗的创作手法与技巧,从字法与句法层面观察其与锺惺(1574—16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其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创设了习惯法。彝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习惯法,并且对彝族社会的延续与族群秩序的维护
上海和广州是创造社发展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活动基地。1926年创造社中心人物齐聚广州,改革广东大学文科,筹建出版部广州分部,召开创造社大会,参与具体的革命实践,创造社同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