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还原反应模型界面结构与动力学探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80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开发具有更高活性且低成本的催化剂,对于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MFC)的大规模商业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实验室中ORR催化剂的开发日新月异,但真正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却极为有限。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一、ORR过程涉及复杂的4电子-4质子转移,现阶段对于相当多的实验结果仍没有统一、自洽的解释,对具体反应动力学尚缺乏定量的认识;二、PEMFC中ORR发生环境与常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测试中的情形存在显著差异,但目前针对PEMFC界面分子结构的研究较为滞后。因此,探明实际PEMFC界面结构、定量描述PEMFC催化剂层中ORR动力学随界面环境的变化规律,是大幅提升PEMFC性能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些难题,博士在读期间,作者以水溶液-铂族贵金属(PGM)单晶、聚合物电解质-石墨烯、聚合物电解质-铂等模型界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思路,采用常规电化学、和频光谱(SFG)以及微观动力学建模等方法,开展了系列工作。一、酸性条件下Rh(111)上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界面结构与ORR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含氧物种和阴离子的化学吸附对界面结构和ORR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经典循环伏安(CV)和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以Rh(111)为模型界面,我们比较了其在0.1 M HClO4和0.5 M H2SO4中的界面结构和ORR动力学。结果表明,0.5 M H2SO4中,HSO4-/SO42-在Rh(111)表面的化学吸附会占据活性位点,使得ORR活性降低。在无明显离子特异性吸附的0.1 M HClO4中,Rh(111)表面氧物种的积累可导致ORR活性衰减;然而,提高上限电位或恒定在E<0.60 V 50 s后,ORR活性却发生增强。以上结果表明,作为ORR的中间产物,氧物种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除毒化活性位点这一负面作用外,还可能通过改变界面双电层结构来促进ORR动力学。二、单晶M(111)[M=Pt,Ir,Rh]上氧还原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模拟研究:根据目前电催化领域的主流理论,反应活性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大小与该反应活性高低之间往往具有火山形曲线关系;基于火山形曲线,仅凭“吸附能描述符”即可预测反应活性。以Pt(111)、Ir(111)、Rh(111)为例,三者均居于ORR火山形曲线氧物种吸附能过强的一侧,且对氧物种吸附强度依次增加。因此,“吸附能描述符”预测的氧还原反应活性Pt(111)>Ir(111)>Rh(111)。然而,0.1 M HClO4中,单晶电化学实验虽然也显示氧物种体吸附强度Pt(111)<Ir(111)<Rh(111),但 ORR活性却是 Pt(111)>Rh(111)>Ir(111)。注意到火山形曲线仅涉及热力学。为了理解“吸附能描述符”给出的结果和单晶实验结果之间的分歧,我们建立了一种包含多步骤反应动力学和双电层效应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我们从单晶CV获取了氧物种吸附能,并根据单晶ORR极化曲线,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参数化。结果表明,Ir(111)活性低于Rh(111)这一“异常”表现,可能是由于Ir(111)表面电荷密度较高,使得其表面水层的结构更加难以改变,最终导致Ir(111)表面OHad还原脱吸附步骤的活化能高于Rh(111)。此外,上述模型还被成功用于解释Au@Pt核壳结构催化剂的ORR活性。作为一个例子,本工作表明双电层因素在定量描述ORR反应活性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基于和频光谱的Nafion界面分子结构研究:针对实际PEMFC中的问题,Nafion薄膜-石墨烯与Nafion-Pt两种的复合结构被用来模拟PEMFC中催化剂层界面;在不同湿度下,基于SFG技术,我们对这些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表面Nafion倾向于形成层状结构,其中Nafion/石墨烯界面以及Nafion/空气界面的磺酸基团(SO3-)均朝向Nafion薄膜一侧;然而,Nafion/亲水基板(例如,熔融石英、氟化钙)的界面结构则不同于Nafion/石墨烯界面结构,亲水表面的SO3-更均倾向于朝向基板排列;其次,Nafion/石墨烯界面的独特结构显著影响了该界面水的吸附行为。此外,在Nafion/Pt界面的电化学-和频光谱(EC-SFG)结果显示,Pt表面存在SO3-的特异性吸附;同时,由于Pt表面生成氧化物后亲水性增加,Nafion/Pt界面处的SO3-的有序性也随之增加。上述信息有助于我们针对实际PEMFC中的ORR动力学,建立更为可靠的微观动力学模型,为进一步揭示制约ORR动力学的因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高温超导体在超导态时具有零电阻性,且超导体陶瓷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聚变堆超导磁体采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进行电力传输将显著降低其低温系统的热负荷,降低装置运行费用。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装置的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载流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具有高载流、低漏热、长失冷安全时间等特性。本文介绍CFET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优化设计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调研国内外万安级大载流
论文评价一直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学术论文一直以惊人的数量增长,如何有效的评估学术论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学术评价往往在评价科研绩效以及分配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的学术实力,为一些重大科研工作推荐优秀人才。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评价指标,如同行评议、影响因子和引用计数等存在许多局限性,忽视了对论文本身的关注。引用计数并不能全面而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动化图像理解算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模型通常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标注数据进行强监督训练,这在实际场景中难以满足。在数量的角度上,在某些领域收集以及标注大量数据成本较高,比如珍稀动植物数据的收集、医疗图像数据的标注等。在质量的角度上,标注数据的分布不均、标注错误已经训练和测试场景
随着人们对高温合金性能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强化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新型高温合金的设计要求。利用缺陷调控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逐渐被人们关注,纳米孪晶由于其特殊的低能结构,在起强化作用的同时,高温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使得纳米孪晶结构具有了成为高温合金强化手段的潜力。因此,本研究旨在将纳米孪晶与高温合金相结合,期望利用界面调控合金性能,实现材料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依托自主研发的新型Ni-Co基变形高温
聚变堆以及第四代先进裂变堆候选材料核结构钢—铁素体/马氏体(Ferritic/Martensitic,F/M)钢会经受高达14 MeV的中子辐照。高能中子辐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离位损伤,还会与基体元素发生(n,α)、(n,p)嬗变反应产生大量的氦和氢等嬗变元素。氦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很低,容易聚集在材料缺陷如空洞、位错和晶界等处,形成纳米尺寸的氦泡。氦泡通常会导致结构钢的机械性能降级,如加剧其辐照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具备优异柔性的新型压力传感器的需求愈加迫切。传统的基于硅基材料的刚性压力传感器,无法满足在特定使用环境下对形变的要求,因此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柔性压力传感器由于其高柔性、可延展性和便携性等优点在健康监测、可穿戴器件、电子皮肤和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都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诸多柔性压力传感器仍然存在制备过程繁琐
磁场普遍存在于宇宙各个层次的等离子体中,磁能的释放过程构成了太阳以及恒星上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理解磁能释放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太阳活动,提升空间天气预报的水平,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磁场重联这一基本物理过程的理解。太阳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辐射的准周期调制是理解磁能释放过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论文利用多波段高分辨率观测研究了两类不同尺度太阳活动中的准周期调制过程:其中一项是耀斑的准周期脉动,另一类是米粒尺度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管状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独特的电学性质(金属性或半导体性)与其手性结构紧密相关。为实现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必须对其手性结构和导电属性进行精细控制。近年来,以钴(Co)基高熔点合金(如Co-W)为催化剂在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制备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高达97%的单一手性富集。然而,这类催化剂生长碳纳米管的机理仍不明晰,如催化剂
自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其凭借多方面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规模也迅速扩大。然而,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会触发极端的热灾害,即所谓的“热失控”。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会传递至相邻电池,进而造成热失控传播,形成大规模的电池火灾、爆炸事故。对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而言,热失控灾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仍缺少
当代显示技术对发光二极管(LED)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具备高亮度、高发射效率、高色纯度、广色域、波长可调、可溶液加工、低工艺成本及高稳定性等特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和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正是满足这些显示技术要求的二极管。目前,CdSe基QD-LED外量子效率(EQE)已突破20%,PeLED性能亦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大部分高效率的QD-LED均以ZnO纳米粒子薄膜为电子传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