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简称RCS组合结构)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典型的混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与钢材的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RCS组合节点构造种类较多,受力机理复杂,型钢和混凝土之间存在较大的粘结滑移,RCS组合框架节点在计算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目前,关于RCS组合框架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研究方面的成果还很少见报导。基于本课题组进行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试验,对3个不同构造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利用三折线模型和回归方法,建立了RCS组合节点的统一骨架曲线,并给出了骨架曲线各线段的方程表达式。对不同加载阶段的多个循环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节点在不同阶段的刚度退化规律,建立了适用于RCS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利用本文所提恢复力模型对RCS组合节点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所得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均符合较好,该恢复力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RCS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依据。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试验中的3个RCS组合节点,比较分析有限元与试验所得恢复力模型的差异。此外,通过ABAQUS模拟了不同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的RCS组合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合本课题组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和节点构造对RCS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轴压比<0.3,混凝土强度低于C60),RCS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随着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其他文献
索膜结构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 它不同于一般的木 钢 砖和混凝土等结构是继网架 薄壳和悬索结构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结构体系 由于充分发挥了材料抗拉强度高的特性 故能做到自
本文通过对地下综合管线的分析,利用GIS技术,在AutoCAD平台下开发了综合管线节点竖向分析系统。管线节点竖向分析系统的实现必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把管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框支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以获得大空间作为商场、餐馆、文化娱乐设施,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形成
本文针对海上吸力锚基础这一新型海洋平台基础形式研究中面临的吸力锚负压沉贯下沉中设置剪土环及剪土环对其渗流场的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吸力锚渗流场的有限元分析,运用有限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经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而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更是以其优越的结构性能备受设计人员的青睐 .多年来. 国内外预应力界的专家学者对预应力超静
大气脉动风容易引起大跨度桥梁等柔性结构的风致振动,随机脉动风场的模拟是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颤抖振时域分析的前提.脉动风速通常用一个标准的随机过程来描述,Monte Carlo模拟
本文采用了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弹性有限元理论和沈大高速公路部分现场实测数据,对车辆超限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影响进行计算和分析。 针对路面结构弯沉和层底拉应力
本文针对电厂结构中出现的异型框架节点(变梁截面、变柱载面)进行试验研究。 本次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内容: 1、节点两侧梁截面变化对节点核芯区抗剪性能的影响; 2、节点
二次浇筑混凝土不可避免的出现于实际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因此先后浇混凝土界面的力学性能对结构整体工作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文献对无侧限先后浇混凝土界面抗剪
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历来是岩体力学的重要应用研究课题。建于岩基之上的大型构筑物,其抗滑稳定性受到混凝土基础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控制。混凝土—基岩胶结面的抗剪强度与